比亚迪2011年上市的S6仪表板由两块液晶屏组成,和电脑手机一样可以选择界面和图标,而随后的产品车载屏幕越来越大。邹财松认为,车载屏幕越来越大将会是一个趋势,未来比亚迪汽车搭载一个像Tesla一样17寸的屏幕也不是不可能。
传统汽车公司表示能够满足车载级别的电容屏幕成本太高时,比亚迪汽车通过自己做液晶屏的第四事业部为汽车屏幕做了各种设想和模版。邹财松解释,电容屏经过测试是能够达到基本的车载级别,只是成本相对比较高,当然也会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案,但是越来越大的屏幕和触摸交互方式肯定是目前的一个趋势。
此外,比亚迪车载系统用的仍然是WindowsCE,UI设计由比亚迪自己完成,这也是问题所在,一个技术型的公司在UI设计上还是离感性美有一定距离,而且选择太多对用户并不是最好的结果。邹财松也表示,关于操作系统,目前已经研究了安卓,黑莓的QNX,和微软的Windows8,在未来会有一个升级。同样,比亚迪的云服务,和语音交互系统,Mirrorlink产品已经都整合在比亚迪汽车里面,基本上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交互方式都有了。
现在,比亚迪汽车从3个板块发力,车载电子、车身电子和安全电子,包括汽车娱乐系统、车身控制模块、以及智能钥匙、安全气囊、图像技术。内部工作方法是分三步走,从技术到产品,最终成为商品。
在比亚迪能够看到做了非常多的成功研发,各种车内电子功能做到非常全面,但是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被人们牢牢记住的确不多。这背后可能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改进,当然对于邹财松而言,这10年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的过程,有差距但是也相当于此前老牌汽车企业走的30年。
邹财松认为,汽车电子也许很难是一个汽车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手段,但是在这一轮汽车互联和汽车交互的科技浪潮中,对所有人的机会是平等的,而比亚迪拥有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关于未来
关于未来,邹财松认为最重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会集中在基于互联网的汽车互联应用,图像类的主被动安全技术,和自动驾驶。开车对多数人来说越来越是一种劳动,劳动都会用机器替代。但是汽车应用门槛非常高,容错率要求很低,航空级别的安全性不能出事故。
目前十五事业部内部产值预估50亿,对外可以达到80亿。未来不排除比亚迪会把这个部剥离出来,或者开放供应体系引入更多竞争的可能性,这和比亚迪企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
“每个领域打开一扇门都很庞大,我们要保持敏感。技术是若干个细节的组合,先一个个掌握,积累素材到一定的程度才有一个慢慢清晰的未来。”邹财松说,“最重要的是想用户需要什么,继而再努力实现用户体验和纯粹技术上的突破。”这应该也是比亚迪汽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