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未来汽车的两大方向:电动化和电子化

发布日期:2013-07-09 作者:网络

    当传统汽车行业的制造商们还在强调电容屏还不太能满足“车载”级别时,比亚迪思锐已经配备了10.2寸高清电容触摸屏。虽然外界认为比亚迪速锐的遥控驾驶车钥匙只是一个噱头,但是谁也没有真正去关注过这背后隐藏的第十五事业部。10年的汽车电子经历和对汽车未来科技技术的深厚储备,让第十五事业部成为比亚迪一张不可忽视的“底牌”。


    比亚迪以电池技术起家,并代工电子消费品,曾经给诺基亚、HTC等手机公司做电池、外壳和各种电子集成品。它比传统汽车企业更早嗅到了汽车智能化的方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内部一直强调未来汽车的两大方向:电动化和电子化。


    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10年,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受争议最多的公司,始终没有完全融入到传统汽车公司的语言体系中。比亚迪更多时候是用IT思维做事情,埋头工程技术,加快产业节奏,想要用技术参数来定义一个产品,显得有些乏味。


    经历了2008、2009年的疯狂增长在2010年遭遇危机,到了2012年底比亚迪触底。这种反弹体现在数据上是,5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6.5%,其中速锐销量近万辆,而B级车思锐突破了千辆,似乎看到一点触底反弹的趋势。


    比亚迪近两年上市的车型都在电子装备上非常丰富,很多只有豪华车才有的配置,在S6、速锐和思锐上出现了。比如思锐不仅配备了10.2寸的电容触摸屏,还有12.1寸的全液晶数字仪表盘,HUD夜视系统,主座驾、方向盘和后视镜位置记忆等。


    这些出现在最新汽车产品里的电子装备大部分出自比亚迪汽车十五事业部,同时也调动了比亚迪已有做IT消费电子产品的资源,其中包括做液晶显示器的第四事业部、做手机设计的第五事业部、做半导体的第六事业部和做LED和摄像头的第七事业部。


    被迫垂直化


    比亚迪十五事业部隶属于汽车产业群,成立于2003年8月,即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同一年,汽车电子总工程师罗如忠是当时的创始人。到目前为止,这个事业部已经发展为包括研发制造一共拥有员工1.2万余人的规模,其中参与研发测试的工程师有将近2000人。最初只是比亚迪汽车产业垂直化的一环,而现在成了比亚迪汽车区别于国内本土汽车品牌最大的亮点。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我国物联网及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下一篇:发展新能源汽车应循序渐进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