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中国低碳能源产业为何超越了美国

发布日期:2013-06-08 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网络

    当我们对比中美两国的低碳创新产业时,很难相信仅仅10年前的中国在低碳技术的开发、生产、商业化等方面都落后于美国,而今它则成为了全球风能、太阳能、锂电池、电动车、核能等低碳能源领域领先的少数几个国度之一。事实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风能产业基地已经将美国和欧洲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过去15年间,日益增长的政府驱动力刺激着中国低碳能源的自主创新,使得中国企业在太阳能、风能、锂电池、核能等领域远远超过了美国公司。当核能还不被十分认可为一种绿色能源时,它就已经因为低碳的优势而在中国过去10年的能源政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为什么中国将低碳能源的自主创新看得如此重要?答案很明显:新闻报道称,今年1月份北京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持续雾霾天气已经使超过2000万市民受到了影响。并且中国对煤炭等主要能源的严重依赖直接导致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猛增。此外,中国民众受益于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获得了空前财富,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需要能源的产品作为中产阶级崛起的标志随之供应大增。民众对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和对气候变化的关切迫使中国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低碳能源战略。


    截至2011年,四家中国厂商跻身世界十大风电制造商行列,共同占据了全球26%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英利和天合光能则在全球太阳能领域居于支配地位。


    中国在低碳领域的创新和优势地位超过美国,得益于以下两点:首先是中央政府决定在中国发展低碳能源战略;其次则是美国软弱低效的能源政策无法激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同时,立法机构对于政府是否参与促进一个新兴行业成长和创新方面的立场不定。


    以上两个关键因素导致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领先美国至少20年。现在让我们于深层次历史背景下探求中国的能源方程式。


    早在1997年,当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低碳能源是中国产业政策的核心推动力。第一波实验便是由电力公司从西方引进技术许可而开始的。到2004年,中国政府发起了国家风力发电特许权经营项目,要求该项目的70%设备技术实现国产化,紧接着又发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法案,大力补贴中国企业。


    2006年,可再生能源列入中国新的支柱产业名单,希望实现技术的国产化。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发布了目标宏伟的可再生能源建设规划。到2007年,中国发改委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又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思路——即在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创新、再创新来加强自主创新。


    中国官方的最大举措是由全国人大在2006年1月1日签署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案,涉及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了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源。该法案还要求政府及事业单位支付可再生能源厂商发电的全部费用,同时为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而设立了专项基金,生产厂商还能享受免收增值税的优惠。此外,风力发电场运营商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以碳信用进行国际交易。


    中国政府在2009年11月发布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将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六类高科技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序列,并要求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2011年3月发布的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碳减排和新能源设立了几乎难以置信的目标,其中对中国五年内的能源结构百分比、碳排放量等都做了明确的数字规定。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五大创新电路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方案引爆西部

下一篇:中国几大招应对欧盟“反倾销”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