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独家原创 > 信息详情

谁在决定公司的走向

发布日期:2013-06-21 来源:《变频器世界》作者:网络

    年初的时候,在我的坚持下,LMW项目组在一个非正式的会议上做过一次汇报。之所以我把它称为"非正式",因为在我想来,这样一个耗时几年、投入巨大、代表公司最高技术成果的项目,技术口的主要干部、公司主持经营的领导,包括营销系统的主要干部都应当听一听,并参与意见。


    但很遗憾,这次会议除我之外,几乎没有重要的干部参加。对这次汇报更遗憾的地方是汇报的内容--LMW将会做成一个什么水平、是否具有未来市场的竞争力。汇报结束,突出的感觉LMW仅仅是目前某机组的物理放大,除了变桨皮带有可能改为齿轮,主轴承有可能由双轴承改为单轴承,变流器可能放在机舱里之外,几乎没有听到任何新的亮点,引入任何新的技术,会上也没有听到任何有价值的改进意见。比如大机组可能需要的独立变桨技术没有提到,大机组在变流技术上是否需要采用中电压输出也没有提到,采用何种散热技术以解决电机的直径和体积缩小的问题也没有提到。记得我曾询问过"独立变桨"的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没有研究过。让一些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没有研究,或者不知道的人去做产品,这个产品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是可以想象的。


    对于这样一个项目,我差一点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样没有特色的项目,现在都看不出其先进性来,几年后几时勉强搞出来肯定也没有竞争力,与其花那么多钱,耗费那么多功夫,不如现在就停止开发。或者,干脆干一个更有实际价值的项目。


    后来,我看到LMW项目组写给公司领导一份报告,感叹这个项目的困难重重,并称竞争对手的大机组纷纷推出,我们如不抓紧,就落后云云。是啊,我们在落后,除了我们在项目管理上有问题之外,我们更落后的是我们的技术开发水平。我们在大机组的开发上缺乏掌握各类先进技术的专家,我们无法设计(或者拼凑)出有一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出来,这恐怕是我们的症结所在。我甚至感觉到,这个项目在立项之初,并没有作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包括技术查新,大机组特色的研究,并在公司内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集中广泛智慧、具有较强烈的产品特色、技术上(或工艺上、材料上、结构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的技术方案,可惜都没有做,就匆忙拼凑了一个方案,几个认识水平有限或者技术水平也有限的人就决定了LMW的水平,尽管他们可能非常努力、非常想把这个项目搞好。


    之后的错误在于,我们的技术决策部门也没有对这个项目组织认真的评审,也没有提出任何性能指标方面的要求,一个重大项目就立项了,就开始操作了,我们公司未来的命运就被这样轻率地决定了。如果我们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几年后,当产品终于出来,却一点竞争力也没有,或者一台也卖不出去的时候,我们想回头,想重新来,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几千人、上百亿的公司,靠什么吃饭就成了问题。


    几天前,在基层干部培训班的座谈会上,我曾经发问:我们要重视产品开发工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具体参与。试问公司有哪位领导参加过公司产品的立项会议,评审会议?有谁把这样的事作为攸关企业命运的大事来抓?


    又是前几天,公司拟对电控技术中心以及天诚同创作一些重大调整,以重新定位这两个单位的职责与目标,尤其想把天诚改造成一个具有独立采购、独立开发、独立面向市场的企业,以改变整个集团对风机的严重依赖。在彭教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各种意见,其中不少人没有站在集团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而纠缠于个别人、个别情况。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09年时郭总就曾提出过,去年我也反复讲这个趋势,今年武总也专门强调此事的重要性,但总有个别干部思想上有障碍,他们阻碍这一工作已经两年了。如果公司的决策完全听任这些人的同意,那么一百年也难以迈出一步。现在到了该是决定和行动的时候了。


    本文提到的两件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产品的立项问题,一个是纯粹的决策问题。两个不同的问题,都收到无知和局限思路的影响而难以前进,对此我深为痛惜。有人提倡企业内的所谓民主,却忘记了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如果一般干部和员工的民主就能决定企业的方向,那么设置领导者又做什么呢?不加任何鉴别与引导,听之任之,这哪里是企业,乌合之众罢了。

 

    2011-5-3


    摘自:李玉琢 《挥一挥衣袖》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