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我国造纸行业开启调整之门

发布日期:2013-05-21 作者:网络

    我国造纸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进入了产量过剩、供需失衡加剧的时期。2009年后,造纸工业进入转折点,盈利能力大幅削弱,亏损风险剧增,资金流动性问题突出。到了2012年,这些因素决定了造纸工业“重新洗牌”势在必行,并急需制定更稳健的发展战略。


    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朴芳认为,新一轮国际产业变革已经来临,世界造纸产业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大调整正在进行中。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造纸产业早已进入平稳、缓速、调整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造纸产业增长迅猛,特别是亚洲、南美洲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已成为世界造纸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造纸产业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资金等,直接以新的发展理念,采取新的发展模式,采用新的技术装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造纸行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纸种新增现代化产能集中投产,超过市场同期需求的增长,阶段性产能过剩将促进行业洗牌。国家对造纸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延续性和多项相关新政策出台所带来的叠加效益将进一步显现,对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必将产生影响。


    面对越来越凸现的资源、环境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造纸企业开始重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移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技术创新与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朝着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化大工业方向持续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功能化、生产清洁化、资源节约化、环保低碳化、管理信息化和产业全球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曹朴芳认为,我国造纸工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开始步入重要转型期,实施由数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战略。面对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造纸行业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纸业势在必行。


    近几年,我国纸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涌现出百万吨级的纸业公司,但全行业平均规模却仅有2.3万吨。与此同时,全球十大纸业公司大部分都实现了林浆纸一体化,而我国纸业公司仍未形成自己的林纸产业,缺乏自制商品浆,优质造纸用纤维主要依赖进口,原料成本受外部影响较大,直接导致经营业绩的不稳定和利润下滑。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我国纸业下一阶段的核心使命,行业洗牌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后企业被淘汰。随着产业整合的深入,已经完成产能布局及扩张的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议价能力,将会成为产业整合中的中坚力量。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俄富豪欲将大脑意识转给机器人

下一篇:为改善水质 石家庄将淘汰11家造纸企业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