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涌向美国投资
《华盛顿邮报》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为例,说明欧洲制造业如何大举进入美国。报道说,巴斯夫过去3年向北美投资了57亿美元。巴斯夫一些高管称,如果欧洲在能源生产方面不采取积极措施,比如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更多制造业将迁往美国”。
巴斯夫北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汉斯—乌尔里希·恩格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然气价格下跌确实给巴斯夫的北美业务带来了多重优势,不仅让能源运营成本下降,而且天然气本身就是重要的原材料。当前巴斯夫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兴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甲酸工厂。从2013年到2017年,巴斯夫将在北美投资30亿美元,约占其全球资本支出的1/4。
欧洲另外一些能源密集型企业也有增加对美投资的打算。奥地利奥钢联集团公司上月宣布将斥资7.5亿美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一座铁矿石加工厂。不过,美国咨询公司奥马力国际总裁约翰·奥马力对本报记者说,随着美国天然气需求量的提升,以及今后可能会大幅增加天然气的出口,美国与欧洲的能源价格可能会逐步缩小差距,所以欧洲企业的生产环节向美国转移应当只是一段时期内的现象。
奥马力说,资源丰富本来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一大优势,特别是页岩气的开发,让天然气价格骤然下降,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美国来投资设厂,应当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投资主要跟着消费者跑
美国洛杉矶麦格玩具公司首席执行官查理·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决定制造业兴衰的因素很多,而能源价格只是其中的要素之一,因此他并不认为能源价格降低就一定会把海外的制造业大举吸引到美国来。查理·胡表示,像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配套服务水平、中层管理团队的素质等,都是决定在哪里设厂更为适宜的因素。有统计表明,90%左右的美国制造业企业中,能源成本都不超过总价值的5%。
恩格尔对此也强调,决定巴斯夫对外投资的最关键因素是消费者所处位置。但投资需要考虑一系列综合因素,包括基础设施效率和劳动力素质等。他说,北美市场占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的20%左右,而北美化工市场预计将保持年均2%的增长。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对巴斯夫的成长战略也至关重要。到2020年,新兴市场国家将生产全球60%的化工产品,巴斯夫期待从中获益,并准备把2011年到2020年资本支出的1/3投入到新兴市场国家,其中有很大部分投资是在中国。
“页岩气难以助美实现能源自给”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在《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尽管将美国制造业复苏归因于页岩气革命“是一种时髦”,但它不是主因。虽然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大大低于亚洲,但能源密集型工业未必是贸易密集型的。美国的造纸厂和炼油厂会因能源价格下跌受益,但它们的产品很少用于出口。相对而言,大数据对美国制造业的作用更为深远。由于美国企业在获取和分析数据方面更有优势,它们的管理水平也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的制造业。
著有《来自巅峰的利润》和《投资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畅销书的加州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内尔德认为,所谓的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不会对美国的能源消费状况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对制造业的影响也不会像估计的那样大。
内尔德对本报记者说,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美国市场上的天然气已供过于求,导致价格降低到盈利点以下,因此自2010年起,全美大多数页岩气矿都在亏本生产。许多早期的天然气勘测公司以较高估价把页岩气开采租约炒卖给了埃克森美孚、挪威国家石油、必和必拓等大公司,但此后由于页岩气开采无法实现盈利,购买租约的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有些人认为页岩气概念是种骗局,但我不这么认为,它实际上是个经济问题——只有天然气价格抬升达到一定高度,至少每百万英热单位5美元,那些开采成本较低的开发商才能转亏为盈。如果价格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8美元,页岩气产出和能源企业的利润才会大大超过现在。然而,产量提高又会导致价格下跌,让页岩气开采重新变得毫无利润可言。因此,美国通过开发页岩气实现‘能源自给’,不过是一场白日梦。”内尔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