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最后一年,而随着企业用工荒再现,工业自动化逐渐成为制造业关注的主角。这同样也给自动化企业以新的机遇。
2013年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人口红利的最后一年,而随着企业用工荒再现,工业自动化逐渐成为制造业关注的主角。日前,外资制造巨头欧姆龙宣布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上海欧姆龙控制电器公司正式落成使用。欧姆龙表示,为解中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之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国内工厂的必然选择,这同样也给企业以新的机遇。
企业面临招工难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我国内地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人口红利优势难以持续。
近期,为了第一时间招到工人,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据报道,不少企业老板为招揽工人推出“老员工介绍新人有奖”、“高管列队向返厂员工鞠躬”等方法。而更多外资企业则加快上马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甚至大批量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
业内分析师预测,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在2013年将会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而德国库卡机器人关键技术工程师饶楚也公开表示:“原来使用机器人,多半是太累人不愿干、或是太危险人没法干的领域。现在正朝着节约成本的方向发展。”
机械迅速替代人工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快速成长的“全球制造工厂”的重要角色与相对发展落后的工业自动化产业,使得国内自动化市场成为了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不少外资企业敏锐嗅到先机,纷纷开拓中国自动化市场。
作为自动化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欧姆龙介绍,最新投入使用的上海控制电器公司首次引进了全球最新一代通信继电器生产线,并将引进全球最新一代汽车继电器及开关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欧姆龙全球CEO山田义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加快中国工业自动化进程是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能源资源匮乏、人民币汇率上升和产品品质亟待提升等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
自动化进程遇三大阻力
然而,山田义仁也坦言:“虽然加速中国工业自动化进程势在必行,然而中国的工业自动化之路将面临着来自技术、环境和人才问题的三大阻力。”
首先,中国的工业自动化缺乏核心技术,机械工业的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中大部分需要从国外引进。特别是高端装备,远远达不到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高档数控机床90%靠进口,数控系统95%进口,仪器仪表70%进口。
其次,粗放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990-2009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5.6倍,但是能源消费增长了2.6倍、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2.4倍。污染物欧诺脑黾拥贾翽M2.5、灰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物问题日益突出。
再次,生产管理型人才不足,不能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代,劳动力以“单一工序型”为主,而在技术密集的工业自动化时代,则需要高端技术型及生产管理型人才。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外企高管指出,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中国制造业要想加快工业自动化,必须尽快提升工人素质。另外从技术方面看,机器人技术是国内外厂商抢占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必争之地,外资品牌希望通过这一技术抢回流失的制造业,国内企业同样需要机器人来武装“中国制造”,以保在全球高科技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