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是一个课题。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至少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虚此生,从少年时就是我的追求。
2000年初刚从华为辞职回到北京,一位比较熟悉的仍在华为工作的女博士来看我,临走了,她问可不可以谈点儿看法,我请她直说:"李总干工作雷厉风行,敢作敢当,这是你成功之处,但另一方面,过于直率,锋芒毕露,这也是你离开华为的一个原因吧?"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生如此直接地探讨我的弱点,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在你看来。这也许是一个缺点,但在我看来着正是我的一个优点。我出身一个农民家庭,从山沟沟里走出来,智力平平,能力平平,如果我不随时随地把仅有的一点想法、能力百分百地贡献出来,有见解不敢说,有事情不敢做,我可能就是庸人一个。但我不甘如此,无论在哪里,也无论别人爱听不爱听,我都有话就说。在任正非面前,在其他强人面前,我都如此,从不掖着藏着,怕这怕那,更不担心自己的去留问题,因为我靠本事吃饭,而不靠看别人的脸吃饭。"说了这些后,我还开了一个玩笑:"如果我的智商和水平有你博士这么高,我也不用锋芒毕露了,闭一只眼睛都比我现在干得好。"
1993年的时候,在香山召开的一次四通董事会上,我列席参加。会议接近尾声时,总裁问:"还有事吗?"本没有我什么事,我却说有话要说:"主持集团开发的负责人,外界反应强烈,除了不干工作,吃喝玩乐俱全,这样下去公司的开发队伍会散了,产品也没有指望,公司的未来不能寄托在这样人的身上,建议换人。"没有人吱声,因为打字机的开发是总裁直接抓,人们等待总裁的表态。总裁可能觉得我在众人面前揭了他的伤疤,很不高兴的说:"他是文革后毕业的第一批博士,是人才,不能说不用就不用了。"我不识趣,反驳总裁的话:"如果不干工作,就不是人才了。"总裁大怒:"我是总裁,用不用他我说了算!"我也得理不让人:"正因为你说了算,我才提出来请你决定。如果我说了算,早就免了他。"此事不了了之。后来四通走向末路,虽不能说开发是其全部原因,但四通后来没有推出引领或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是其重要的败因之一。
1994年五一放假期间,四通总裁办通知正在休假的干部到海南饭店参加总裁办公会,那次会议讨论的许多问题都是四通主要领导在个人决策上出现的问题,请大家来解决。会议开的很长,从下午两点开到后半夜三点。会议拖得长的一个原因是,这些问题大家都不了解,却让大家来解决,免不了对公司的决策失控表示不满。开到后来,总裁开始指责一些发言人没有水平,会议气氛很沉重、压抑。坚持到后半夜三点时,见会议这样下去实在没有意义,我说话了:"今天是假日,大家牺牲休息来开会,说明大家对公司的关心。公司出了这样一些事情,首先要从根本上找原因,不解决根儿上的问题,这类问题今后还会出现。但是今天却没有听到有谁为此承担责任,也没有人做一个起码的检讨。大家的发言可能对,可能不对,动辄说别人无知,农民,那么请有水平的人拿出好的办法来让我们长长见识。如果认为我们来开会的人,熬了十几个小时,完全都是没有用处的废物,我倒是有个建议:今后的总裁办公会就不要开了。"我大胆不逊的发言大出人们的意外。事后我自己也后悔,说那些做什么。但每每事到临头,就是憋不住,总觉得那么愚蠢的事情不说是一种失职。四通从此走了下坡路,再也没有兴盛过。大约一年以后,我放弃八年奋斗的四通,洒泪而别。
1997年初,我已经在华为工作了一年多,把华为当时唯一的子公司莫贝克的工作引上轨道,1996年盈利5000万。正当我高歌猛进,欲大干一番之时,任正非找我了:"李玉琢,有一个想法,让聂国良到莫贝克做顾问怎么样?"聂国良是一个毕业没有几年的硕士生,毕业后直接加盟华为,他主政的电源事业部在1995年8月并入我接手的莫贝克时,他是我的副手,但在莫贝克任命刚刚一周,他就调回集团去了。一年后竟要做我的顾问,我大吃一惊,忙问:"顾问些什么?""莫贝克的事情你可以跟他多商量。"我心想,他没有任何做企业的经验,我跟他商量什么呢?但话要说的委婉,我问:"任总您是莫贝克的董事长,有了顾问之后是不是今后莫贝克的事就不再找你了?""不行,大事还是要向我汇报。"任正非的这句话正是我需要的,我说:"任总,莫贝克的小事我都能处理,只有大事需要商量,请问哪些大事跟顾问商量,哪些大事向你汇报?"任正非一愣,忙说:"噢,我再想想。"一周之后,任正非再次找我:"李玉琢,我想了一下,准备这么安排,你看如何?让聂国良兼管莫贝克的人事财务,让毛生江管常务。""那我做什么呢?""你管全面。""对不起,他们都已经管全了,我没有什么可管的了。"此时我已经明白,辞职的时候到了。于是回到办公室写了在华为的第一份辞职报告"尊敬的任总,我在莫贝克做过一年多之后,深感能力及水平有限,特此辞职。我把他交给任正非时,任正非看都没看就塞到办公桌里:"你这个总裁是董事会聘任的,不是随便就可以辞职的。"回到办公室立即写了第二份辞职书托人送过去。我终于辞掉了这个总裁。
后来听人告诉我:有人向任正非不断反映我不重视开发。我想起来,为了浙大刚刚毕业的一个博士后,任正非曾两次要求我给他加官晋级,我拒绝过:"任总您说过,没有做出产品,没有做出成绩的人不能提拔。他刚来,寸功未立,骤然提拔,恐难以服众。再等一下,等他有了业绩时安排不迟。"有人会说,任正非是老板,他怎么说就怎么办才对。我的毛病是,对任何人的瞎指挥,把我当做提线木偶都极为反感。无论任正非还是很后来的于波,都因此被我顶撞过。
在利德华福干了五年之后,公司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此时我已经感觉到有人在对我使绊子,但我没有介意:未作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进入2005年后,情况变本加厉,我与投资者沟通了两次,以为事情都解释清楚了,没有问题了。结果在3月19日的董事会上,投资者临时加入一项动议,改变了事先谈好的条件,我大怒:"对不起,会议上重新提出的条件与事先谈好的条件有严重的出入,因此合作的基础和起码的信任失去,有鉴于此,我辞职,且希望把股票退掉。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谢投资者五年来对我的信任和放手管理,不然利德华福不会有今天。"我带着遗憾离开了用全部心血建设成功的利德华福。在那次董事会议上,我其实有过短暂的思想斗争:要不要忍气吞声,只要利益不受损失。但我又一想,以我57岁的年纪还要为了些许利益低下头颅,不要说别人,我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2009年,利德华福以两亿美元卖给他人,仅此一项我的损失就非常巨大。尽管如此,我从不后悔过此事,我因此又获得新的事业,更重要的是人活得很踏实,活得有尊严,这才是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
我是个个性较强的人,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涉及我的人格,一般还是能够忍受的--在任何单位我都工作五年以上就是很好的证明。我常跟人说:我们可以是小人物,但永远不要有小人物心理。这一思想是否影响过别人现在无法验证,但我的老婆和女儿与我的臭脾气类似--尽管在表现方式和态度上有些温和。真的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然,做这样的人,需要一点勇气,或者像郭健说的,要有点儿"二杆子精神"。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会与我的观点不同,在他们看来大可不必那么较真儿,尤其在利益面前,在强权面前,忍一忍又算什么?但在我眼里做人的格调大不相同。
说真话,说实话,保持率真的个性,有人说这很简单,其实是很难的。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尊严的人更加难。不过,这个世界让人感到美好,并充满希望,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2011-5-23
文章摘自李玉琢先生著作《挥一挥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