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将重点围绕低碳、绿色、高效、节能、信息化工程全面展开各项技术的深入研究,要在以下八个领域有所突破:推动行业科技战略联盟的组建;推广技术创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加强产品可靠性的共性技术研究;通过轻量化设计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价技术的应用研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10种以上产品的轻量化设计,并形成示范应用;开展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研究;加快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以及远程故障诊断和通讯技术的升级;开展工程机械产品节能技术研究和工程机械产品能源多样性技术研究;加强工程机械产品人机工程学研究。
质量、效益目标
对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部件、光电子信息系统等各环节进行可靠性研究。使主要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由400小时提高到600小时。流动资金周转率行业平均达到2次/年以上,先进企业达到3次·年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以上;通过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由21%提高到25%以上;行业平均年利润率指标保持在7%以上。
节能、降耗、减排发展目标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改造传统制造工艺,提高专业化生产化规模,达到节材5%,能耗降低15%。大部分产品尾气排放由国II过渡到国III标准,包括噪声、振动等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生产工艺排放基本无污染。
另外,我国在工程机械产品也要相应提高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至今在工业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问题,无论是追求高速,连续和大批量的大型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的定制化的中心企业,都依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当今世界已经冲产品经济过度到服务经济,过度到一个需要客户体验的时代,大规模定制,也就是快速大批量制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产品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生产企业的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来解决效率和柔性的矛盾.自动化技术越现代工业企业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为企业提高效益的范畴,而是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中国工控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中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