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从两年之前提出再工业化之后,确确实实有部分企业把原来是国外生产的产品搬到了其国内生产,但是比较尴尬的是,这并没有带来很多的就业岗位。
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应对国内疲软的经济开始提出再工业化政策,以期来提高其国内经济复苏的速度,并带来部份新的工作岗位。的确,在此期间有部份企业开始回归其本土。并且,一些高科技公司也开始在本土开始新建生产线,比如说:苹果。
但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theMcKinseyGlobalInstitute)周一上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明确了一些让人振奋的消息。在长达184页的报告里,这个全球咨询业巨头的内部智库将美国制造业描述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能推动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报告也表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传统制造业岗位并没有回归。研究人员估计,在21世纪前十年(截至2010年),制造业对全球经济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20%,并且,1995—2005年,全球生产力的提升中有37%是制造业的功劳。然而,在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却减少了24%。
由于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技术的突飞猛进,减少了对雇佣大量体力劳动者的工厂的需求。在最新式的工厂里,一个飞机库大小的厂房,只有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盯着电脑屏幕,监控机器的工作情况。在那里,已经看不到工人从事搬运,推车和焊接工作了。
如今,至少有30%的“制造业岗位”主要依靠白领型的服务性工作,如销售、工程、设计等。虽然机器设备能制造汽车,但它们无法设计汽车或制订营销方案。而在被麦肯锡研究人员称为“全球技术和创新”行业的制造企业中,这一数字高达55%,这包括半导体、医疗设备及其他高端产品的生产商。
换句话说,未来的制造业工人很可能拥有研究生学位,穿着西服或者实验室工作服工作,而不是只接受过高中教育,拿着便当的传统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