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展了20年的行业,目前才刚准备走向市场,这种缓慢地研发速度不仅仅存在于3D打印机行业,在校园实验室科技领域的诸多研发,都存在这样的诟病。
今年的七八月份,随着南风股份、中航重机、光韵达等企业股价的上涨,“3D打印”一词持续升温,不断涌向各大IT门户网站,欧美的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代表着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美国《时代》周刊已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新的工业革命。从实际应用上来说,用3D打印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已经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16名比利时工程师在今年就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辆全尺寸赛车,并完成测试。与此同时,3D打印机明星企业美国3DSystems公司今年的股价上涨了100%。
据了解,我国3D打印机行业的科研团队主要包括清华大学颜永年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研究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团队,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团队等。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团队越来越受到产业资本的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研究团队研制出了基于粉末床的激光烧结“立体打印”技术,获得了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1.2米×1.2米工作面的世界最大“立体打印机”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奖,并且将3D打印机推向公众视野。
缓慢的校园研发模式
“快速制造”概念由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也诞生在美国,是由美国3DSystems公司在1986年研发成功的。我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时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机械制造专家黄树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最新动态,很快在该校成立快速制造中心,研发基于纸材料的“立体打印机”。并且在1994年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打印机”。虽然发展到现在仅仅21年,但已经经历了两代研发团队。随着2007年黄树槐的去世,这一接力棒交到了史玉升教授手里。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中有很多的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快速成型机制造中心成立于1991年,到现在整整21年,在这一过程中研发了不少的3D打印机。2000年,该中心研发出0.4米×0.4米工作面的基于粉末床的快速制造装备,2003年,扩大到0.5米×0.5米,超过了当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3DSystems公司,2005年以后,工作面达到1米×1米以上,据媒体称,这一产品的问世远远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这一系列数字看起来值得国人骄傲,而如果将这些成品产品化,似乎将会带了一次新的制造业革命,事实上,普通民众对它还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