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全球CEO赵国华称,如果在中国市场成功,在全球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总裁对话
20年前,施耐德携其精巧的壳式断路器来到中国,传统的保险丝就此隐退江湖。此后不断推出的低压电器,奠定了施耐德电气的产品领先地位。而当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显山露水之际,施耐德也力图从产品服务向解决方案过渡,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国节能市场的需求。
在中国工作5年,施耐德电气全球CEO赵国华(Jean-PascalTricoire)大约是外资领导者中中文最流利的一个,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通”,“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在中国做生意,你要多联系,多拜访,多听中国人的。”
中国人最懂中国市场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中国是施耐德电气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国家,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您在中国也呆过5年,您觉得外企在中国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赵国华:作为一家外企,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很难,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企业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施耐德中国做到了:中国是施耐德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区销售额占到施耐德全球销售的10%,雇员人数也超过美国、法国,全球第一。
施耐德的DNA里,非常重视和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做任何业务不会单独进行,一定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另外,我们非常信任本地人才。你看中国区总裁是中国人,财务负责人也是中国人,整个团队的思维都是中国式,他们有很多的权力自行决策。
中国团队不光要对中国业务做决策,施耐德的全球事务,也需要听取中国团队的意见。比如开一个全球性会议的时候,一定有中国团队的代表在场。
总之,在中国做生意,你要多联系,多拜访,多听中国人的。中国人最懂中国市场。
南都:您刚刚讲到施耐德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在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中,我们却看到施耐德作为外资股东受到广泛质疑,甚至被外界解读为想吞并雷士。
赵国华:施耐德是雷士照明的小股东,我们两家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雷士做照明渠道很强,而我们做电气解决方案,合在一起可以更强大,也可以帮助分销商发展得更快。
南都:怎么评价中国的商业环境?
赵国华:我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有5000年历史,中国看世界的方法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中国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市场环境在进步,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你去看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购物环境非常棒。当然,中国可能算是全球最复杂的市场,如果在中国市场能成功的话,在全球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能源方面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
南都:作为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怎么看中国的节能减排计划?
赵国华:能源是中国领导考虑的重大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提出要节能降耗20%;新的“十二五”规划表示能耗要减少17%,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目标。
你看美国已经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的自给自足不仅是生产增加,更是节能增效方面的投资。奥巴马政府推出汽车能效政策,国内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美国是“两条腿走路”,更高的石油产量,更高的能源效率,降低对其他国家的石油依赖度。
未来20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耗能国。但中国如果能采用更新的科技,情况可能会改变。通过有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可以节省230兆瓦的煤炭发电量,以及120兆瓦的燃气发电量,相当于中国年耗电量的三分之一。
节能也可以拉动就业。你建一个新的发电厂,可能需要上百号人、10年才能回本。但你改建一个智能大厦,可能需要数以千计的人去工作,大约3年就能回本。所以能源方面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
总裁名片
赵国华,现年48岁,于1986年加入施耐德电气,并自2006年至今,担任施耐德电气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赵国华曾先后在施耐德电气意大利、中国、南非和美国的运营部门担任要职,并于2002年担任国际运营部执行副总裁,于2004年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