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生产在上个月实现一年多以来的首次增长,但是周一美国制造业活动意外收缩压抑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健康状况的乐观情绪。
商业调查还显示,欧元区制造业连续第16个月出现萎缩,尽管萎缩速度较10月份有所减缓。
香港汇丰银行发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至50.5,这是该指数在13个月内首次超过50的门槛,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历了今年的挣扎之后,可能会带着更强的增长动能进入2013年。
中国制造业活动的扩张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尤其在债务缠身的欧元区经济复苏仍然遥遥无期的情况下。
不过亚洲其他地区包括印度和韩国的前景却不是那么喜人。而且美国11月的制造业活动出现收缩,其表现是三年以来最糟糕的。全球性咨询公司MFR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乔舒亚·夏皮罗说:“总体上呈现的状况无疑是全球经济疲软。美国制造业正在遭遇国内需求不振和出口乏力。欧洲正在明显走软,日本前景渺茫。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中国经济数据的异动。”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称,该协会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从51.7下降到了49.5。这加剧了人们对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担忧,尤其是在年底可能发生有关税收和开支政策的预算危机的前夕。
这些年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最多贡献的主要新兴经济体最近一直在苦苦挣扎,其中印度经济的增长率预料将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巴西经济第三季度意外走软,尽管制造业在上个月的扩张速度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暗示经济正在逐渐好转。
这使得投资者再次寄希望于中国在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长放慢之后能够再次振作起来。大和证券公司一位资深策略师说:“人们越来越相信,在有迹象表明外部需求转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已在第三季度见底。”
中国的反弹帮助推动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从10月份的48.8上升到11月份的49.7。但是一些人称,中国数据的全球意义还不明朗。伦敦天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肖说:“它们未必是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指标。我们怀疑中国的数据中存在国内因素拉动增长的成分。”
除中国外,其他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前景看起来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推高了韩国和台湾等地货币的汇率,从而对其出口造成损害。11月韩国和台湾的制造业活动继续收缩,而印度制造业的扩张速度也远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