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进行中印橡胶行业交流的北京德哈纳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理梁金兰介绍,印度轮胎工业正在经历从斜交胎到子午胎的转变。
印度全钢子午胎的比例渴望从2009~2010年度的10%,提升至2012~2013年度的20%,印度载重子午胎工业也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此外,印度市场轿车子午胎项目的产能也在增加,在第二代梯队以外的轮胎企业也从轿车子午胎及轻卡子午胎项目开始发展,2011~2012年度轿车子午胎的比例增长到98%,轻卡胎子午胎的比率为22%。但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中国橡胶机械企业虽然从几年前就开始耕耘印度市场,但单凭出口业务联系,效果大多不甚理想。
“借收购并购等形式,跨越文化差异,可以加速国内企业印度市场开拓的步伐,而印度、东欧、美国等,其实都是潜在的良好收购市场。”李东平说,“现在国内企业有资金,国际经济不景气,确实也是并购的好时机。但走出去之后的效果如何,也不宜太过盲目乐观。”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芮建华说,今后一年到一年半,对橡胶机械企业来说,可能都会比较困难。比如,某国内汽车企业,前几年每年订购的配套轮胎至少在10万条,但今年已经缩减到不足4万条。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内轮胎市场的严峻性,为轮胎等橡胶产品配套的橡胶机械企业的日子如何,可想而知。现在,部分中国橡胶机械企业已经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声,也可以通过竞标国际大工程、交钥匙工程来带动出口市场,寻求突破。
与会代表还表示,国际化经营,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