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疫苗生产自动化工艺提升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12-10-22 作者:网络
   10月16日,广西畜牧兽医学会畜禽传染病学分会召开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众多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交流畜禽传染病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疫苗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控制需要向国外看齐。
 
  据了解,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试验,蓝耳疫苗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爆发,但是预防性免疫能够减轻疾病的传播并提高免疫率,因为可以减少PRRSV的排毒时间,从70天可以减少到20天左右。
 
  广西兽医研究所的吴健敏所长介绍:当前蓝耳发病率高的同时猪瘟检出率同样很高,在广西,蓝耳经典毒株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该研究所共检测各种猪组织病料297份,血清3528份。从检测结果看,PRRSV检出率最高,而蓝耳病又以经典毒株发病率最高。蓝耳病经典株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率高达30%左右。
 
  有效控制蓝耳病爆发需要优质高效的疫苗,而我国病毒抗原高效制造技术面临工艺、人才方面的瓶颈。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玮峰研究员说:“疫苗为什么有时质量不高,会有很多副反应,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污染,国内疫苗生产现状是部分厂家采用原始的转瓶反应器,人工开瓶每一次都有污染,污染环节多;而且每个转瓶只能提供2ml的反应量,生产效率很低。现在悬浮化培养罐可以达到100ml生产剂量,德国一家生产企业的反应罐一次产量有40吨,相当于国内一年疫苗消费量的一半,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杜绝了污染,而且浓度很高。”
 
  “国外的疫苗企业确实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有家跨国企业的6000名研究员中,三分之一是生物学家,专门研究抗原抗体;三分之一是物理学家,专门研究制造工艺;三分之一是化学家,专门研究佐剂,而国内专家全部是生物学家,例如不同疫苗的乳化工艺、乳化配套技术是不同的,这个就很难解决;相比之下,我们国家自动化控制非常槽糕”,王玮峰介绍。
 
  国外疫苗生产技术确实非常先进,但是必须要能与中国的毒株匹配,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介绍,现在中国PRRSV活毒太多,变异毒株太多,在2011年检测中,总共分离出四种毒株。“同种传染病的毒株分离非常困难,每个猪场的毒株都处于一个特定的稳定状态,给疫苗防治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很多猪场为了保险,冒险提高了免疫频率。”
 
  针对很多猪场同种疾病多次免疫的状况,张桂红提出,高端疫苗防疫两次足够,疫苗打得太多,反而干扰原先的免疫表达,但是难点是现在有些传染病的病毒分离非常困难,所以导致防治也很困难。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关键技术研发进展顺利

下一篇:德国自动化培训平台落户高新区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