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留给市场的阵痛犹在,欧债危机却润物细无声的再次笼罩着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相比,欧债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的影响会更长,更深。中国政府曾以4万亿投资驱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等拉动了新一轮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众多企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但在欧债危机影响下的制造业甚至自动化企业将如何走出突围,何时见到曙光?gongkong市场研究资深分析师告诉笔者,这次欧债危机带给自动化企业将是更冷且更长的冬天。这样的预测建立在我国自动化市场表现:截止2012年上半年,中国自动化市场总体规模为450亿元,同比萎缩6%,主流供应商业绩同比表现为20%-30%的下滑。
天时更替,四海动荡,转型转轨,分化迷茫,我们无法预计四季的次序和时长。但我们知道,无论是过度投资的兴旺还是资产依赖的繁荣,无论是福利主义的透支还是负债消费的狂热,总有消停下来的一天,它们共同的归宿,就是冬天的萧条。
大多数自动化厂商受到了危机的严重影响。企业纷纷开源节流,表现最为明显的则是裁员,消减人力成本。然而四年之后卷土重来的裁员风显得异常沉重而压抑。今年以来出现裁员传闻的行业中,电商涉及最多,其次是风电、IT和制造业;下半年以来,煤炭、化工、零售、光伏、金融业也开始加入其中。据业内知情人士反应,年初某自动化知名企业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减少人员出差预算,小范围的裁员等进行在华瘦身。据悉,9月底部分自动化企业在FY13年发展中将裁员计划作为明年的部分工作。
裁员是企业过冬不得为之的手段,从侧面反映出国外自动化企业在我国将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随着国内自动化厂商技术水平及对生产工艺等能力逐步提高,国产品牌在价格、服务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宏观经济调控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导致中国制造业成本不断叠加,外资企业在华的生产经营成本也提高,卡特彼勒、GE等制造业巨头已将部分产品撤离中国市场。市场形势紧逼,传统自动化企业已经纷纷转型,加大本地化投资,拓展业务领域,以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