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限塑令”太温柔 自觉禁塑更令人期待

发布日期:2012-09-17 作者:网络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禁令发布4年 塑料袋仍在普遍使用
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大行其道”
    为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限塑令”,明文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据调查发现,除了大型超市之外,在一些菜市场、小吃摊上,不符合标准的超薄塑料袋仍在普遍使用。
    无论菜摊、肉摊还是水果摊,摊位上都挂着红色或黑色的超薄塑料袋。一有人光顾,摊主便利索地扯下塑料袋递给顾客,把顾客选好的蔬菜、水果放入袋内,如果遇到买得多的顾客,摊主还会大方地多套个塑料袋,大部分市民从市场买完东西手里都拎着五六个超薄塑料袋。摊主表示,其实他们也想用环保塑料袋,可是成本太高。一般超薄塑料袋一个卖5分钱左右,一天用200个超薄塑料袋,成本在10元左右。但环保塑料袋售价则从6分到2毛钱不等,即使是尽量使用最小号的,一天成本就近20元。
    另外,虽然不少市民意识到超薄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在使用过程中普遍会考虑经济成本问题,市民表示,买菜时,菜类有水,肉类有油,用自带的购物袋很不方便,而每次都要购买环保袋会无形增加生活成本,一般就使用商贩提供的超薄塑料袋。
    执行陷入尴尬境地 最大原因在于配套措施缺席
    “限塑令”虽然仍在执行中,但在有的地方实际上陷入了尴尬境地。国家对于有些商贩变相抵制“限塑令”早已预料到。一方面,商务部起草的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严厉处罚措施,违者最高将被罚3万元。与此同时,“限塑令”将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归口到八个部委,并明确了监管责任。
    按常理来讲,高额的罚款和严密的监管,商家应该认真遵守“限塑令”,拒绝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然而,以现实的情况,要想很好地执行“限塑令”,也并非易事。因为目前在国内,塑料袋每天使用量超过30亿个,而且范围很广,几乎凡有商品销售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因此,即便所有监管部门都出动,采取人盯人的人海战术,进行监管和罚款,也不一定管得过来,罚得过来。
    这项政策,之所以在执行中有困难,最大原因在于配套措施的缺席。目前“限塑令”在执行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替代品环保购物袋价格太高,消费者难以承受。多数平均售价3到5元,有的档次更高,定价为15元。可以想见,这样的价位很难让普通人接受。为此,一方面,应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生产环保购物袋的企业,使其出厂价格降下来;另外,商家也应让利于消费者。
提高环保意识让“志愿”大于“强迫”
    “限塑令”实施了四载塑料袋仍然大行其道,从表面上看,应主要归因于法令执行无力,执法部门失职,违规生产厂家活动猖獗,但如果深入思考,却会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单靠“禁令”去推动环保是否可行,值得商榷。毕竟国情不同,许多发达国家不提倡使用塑料袋,但当地商店提供纸袋,而我国的方法却是通过对塑料袋收费和发动市民自带菜篮子上街来减少其使用量,这种只有老百姓付出代价的环保行动,有多少人会发自内心地支持?
    更重要的是,限塑令的颁布其目的是“环保”,而环保是一项长期的、直指人心的行动,需要不断地推动、总结和纠偏,不能以为法令颁布后就从此万事大吉。
    因此,从本质上看,如果限塑令最终归于失败,很可能是由于我们仅仅把它看做一条禁令,而不是一项环保动员令。因为,对很多事情来说,“志愿”的力量要远远大于“强迫”。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膜产业发展正当时 机遇与困难并存

下一篇:ABB助力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喜获1600万美元订单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