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市场特点之三就是快速增长,这里给了一个数据,到2012年,M2M市场增长迅速,达到了30%,这是非常高的。我们整个改革30年,我们的GDP增长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我们从农业化一直跨到后工业化,中间缩短了220多年,没有经历过工业积累,但是我们用30年的时间,基本上赶上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革命的很多的特征。我们从九五开始引入信息化,到“十二五”的国家的信息化的规划,仍然是工业化拉动城市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它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在发展的。
发展系是全行业、全产业的,但是它在目前的有一些行业和产业中发展得相对来说快一点,包括我们的电力行业的智慧电网,它从发电、供电、用点、输电,以及智能配电,都有完全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国家电网把智慧电网的这个智能的试验项目就放在了南京,我也参加过一些会议。应该说,从过去的被动发电,到现在主动的去配电,这是中国电网的一个非常大的革命。交通行业方面,我们过去讲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现在我们再把家庭加上车辆,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是光在家里了,现在我们有了车,有了信息技术,根本不一定需要在家,所以我们现在把它变成,家庭和车辆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在中国这个拥有1亿辆车的国家,交通是不可少的感知圈。智能汽车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变为我们手上的一个职能终端,所以它不再是一个我们非常难驾驭的工具,而是我们的一个智能终端。物流行业、金融、石油、家居安防,这是我们目前做得比较多的。
刚才分析了物联网的市场特点,我们再看看有关物联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任何应用都有标准,在中国有国标、行标、企标三个标准,但是物联网是舶来品,是从国外传到中国的,国外的组织有三大块,一块是欧洲,一块是北美,一块是亚洲,各种各样的组织都在研究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什么时候统一,我们还说不清楚,就像铁路,它就是两条轨道,但是它的距离标准还有不同。用得多了它就是标准,约定俗成,所以我们不能说等把什么都设计好了,把什么都弄完了再弄,那时候别人把你的市场都吃了。所以有一个预测,我认为,随着我们国内的标准化组织逐步的健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应该说中国远远大于国外的其他国家应用的总和,因为中国的人太多,中国的土地面积太大,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物理世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虚拟的网络解决。中国也成立了电子标签、传感、泛载网的中国物联网标准委员会,每年都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逐步也会有相应的标准出来。
我认为,应用的切入点,在电信传送网上,我们现在在研究3G、Lte,就是3G的演进,严禁下一代的光纤网络,甚至研究NGN,就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在整体的框架上,我们对于物联网的协议、物联网的网间的规范,比如说传送网到应用网,向下到传感的标准,我们也有一些涉及。还有就是我们对近网低速,或者是近距离、高速低宽带的应用网络,这也是我们的重点。我们说,一个系统、一个产业一定要要计量单位、评价体系,包括一些标准,这是我们目前的切入点。
它的经用频谱在这里写了一点,但是无穷尽,只要你能想到的,未来都能做到,但是你要分析你的地域经济、产业生态环境以及老百姓的诉求,所以你才知道在本地的物联网产业,哪些应该先走,哪些应该先做。我们在帮江苏省做云计算、物联网的推广规划,这个规划实际上就是行动计划,每年做一个,是滚动的,我们对江苏的产业也做了一个研究。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大家都知道,是三层体系,刚才我也说了,但是我们把这个三层体系加了一个定词,第一个叫全面感知,感知是全面的,由里到用,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第二是可靠的传输,因为我把底层的东西都放到了网上,这个是不是安全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信息处理,大量的信息采集,通过什么样的处理,我的产品是怎么虚拟化的,中间件怎么做,怎么去测试,包括平台的维护,这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的动态,也简单的说一说,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应用,侧重点不太一样,比如说丹麦在打造智能电网,日本主要是关于交通的安全,都是做了一些非常成功的,基本上是普及性的研究,我们现在说能变成一个共同的,大家多能用的东西还没有。国内的动态也是有很多,包括商务部、国家旅游总局、工信部、发改委都有一些应用的试点,同时在感知中国的试点无锡,今年工信部把它的项目的扶持,就是物联网的5个亿全部下到了无锡,这些都是国家目前在做的工作。
我们的物联网发展思路,就是从下研究共性的技术,在上是应用的进程。它有两种路径,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我们在经济改革中间,把自上而下认为是改良,自下而上认为是革命,介于中间认为是改革,所以我认为,物联网是一个革命的东西,它要推翻很多传统的东西,所以我个人认为,它的路径应该是从下向上走,所以说传感网是非常重要的物联网的一个环节,这是我们制定的整个研究路线,当然不能说自上而下就不成功,也有可能是两头并进。这个因为是学术的论点,不一定都正确,是思考的角度不一样。
我们把这个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进行了分析,我认为,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未来的方向,正在制定相关的财税和扶持的政策,希望这些政策能够尽快出台,培育和影响物联网的产业发展,这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