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移动互联网的现在与未来

发布日期:2012-06-08 作者:网络
   近十余年来,全球的移动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3亿,普及率达49%;互联网用户数达15亿,普及率达22%。目前,中国的移动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均是世界第一,手机已进入普通消费者生活,互联网也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娱乐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互联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海量信息的源头和集散地。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业务、新思维的集散地,Web2.0、博客、播客、C2C电子商务、社区等新的应用形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同时也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P2P、搜索、媒体分发等新技术不断出现。
 
  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从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到第二代以GSM为代表的窄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目前发展到以WCDMA/TD-SCDMA等为代表的第三代的宽带数字通信系统。WCDMA/TD-SCDMA在标准制定上也开始关注对数据业务的支持,以LTE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大幅提高了访问带宽和对数据业务的支持。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两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并且随着演进发展逐渐开始走向融合。主要体现在:
 
  第一,移动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正处于融合过程中。互联网产业、电信业,甚至媒体产业的替代、融合、重组,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产业积极向媒体、内容和娱乐业转型。比如AOL提供音乐视频多种内容从ISP向互联网媒体转型。而电信产业也开始进入信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比如SKT推出Cyberworld虚拟社区和Melon数字音乐,Verizon的IPTV已提供100多个频道等等。国内中国移动提出了“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转型目标,移动互联网是其战略发展方向之一。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直接推出大量便于手机使用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甚至直接切入手机操作系统领域。
 
  第二,移动网和传统Internet在网络层面趋向融合。
 
  移动网也逐渐向网络演进并以IP技术为中心,其间区别将逐渐模糊,在网络层面和互联网趋向融合。相比传统的固定接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逐渐提供了廉价和较高的上网速率,2007年全球约29亿移动用户能以2.5G(~50Kbps)以下的速率连接网络,约3.1亿移动用户能以3G(~384Kbps)的速率连接网络,已达到或超过当年拨号上网的水平。
 
  第三,移动网和传统Internet在终端层面趋向融合。
 
  移动终端和传统的互联网PC终端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移动终端性能已达到十年前PC的水平,并且仍在飞速发展;移动终端互联网化成为新浪潮,越来越多具备互联网特性的移动终端出现在市场上。2008年Google推出第一款Android终端Dream,更是将Google的一系列互联网服务全面部署到了移动终端上。
 
  第四,移动网和传统Internet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
 
  移动终端可访问的互联网内容持续稳定增长,大量的WAP网站和Web网站均能通过手机访问;现在已能提供友好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交互体验,手机终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服务的一致性体验问题。
 
  第五,价值链关键环节正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
 
  尽管移动话音和流量仍然是最重要的通信和互联网业务收入,但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务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产业不断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价值链在持续重构。整个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价值链关键环节正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移动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为了使移动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使得互联网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继承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受:
 
  第一, 移动互联网不仅仅能享受互联网所有的应用,在所有体验上趋向一致, 并且可根据移动用户和终端的特点拓展新的内容。
 
  随着用户对于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希望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获取包括声音、文本、图形图像、视频等在内的各种信息和应用,移动互联网为广大移动用户打开了互联网这个巨大信息库。同时移动通信能够提供给互联网新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传统的固定接入互联网所不具备的,可以更加丰富互联网的应用,比如和移动相关。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国印刷产业规模实现新飞跃居全球第三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未来十大前景看好业务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