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第三方服务业在发展,比如供应商与服务平台系统集成,以一对多的方式为许多企业用,把所有资源集成起来,通过一对多的形式节约了大量成本,效率也高。从ASP到SaaS再到云制造,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美国市场分析机构认为第三方服务做得很好,27%的软件都会采用这样的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很诱人的市场。 第三方服务的模式虽好,但是实现起来有很多困难。ASP在国家的支持下做了很多年,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
Salesforce在世界上很成功,但是在中国不成功,他认为中国的用户习惯还有待培养。这些也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如何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从提供技术到提供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创新也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新。有的时候技术创新不是最重要的,大家仔细去想一想iPad有多少创新?
它是一个产业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我们可以看出,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维护、维修服务和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和后续的服务越来越成为价值的高端。如发达国家汽车售后服务所占的利润已经占到总利润的60~70%。 现代制造服务业有几个非常典型案例,其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引擎制造商,作为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的供货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并不直接向他们出售发动机,而以“租用服务时间”的形式出售,销售“时间动力”并承诺在对方的租用时间段内,承担一切保养、维修和服务。即:主要的飞机和国防客户可以根据引擎运转的时间支付安装、免费保养和运行费用,这一模式促进了整个产业体系的变革,也成为长久确保业务利润增长的源泉。
近年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过改变运营模式,扩展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合同绑定用户,增加了服务型收入。这也对整个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也创造了很大的价值。推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要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同样,IBM 从单纯的硬件制造商重新定位于“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05年IBM公司服务业务收入比重就上升到52%,硬件制造下降到27%。
十几年前,当所有IT厂商大造PC时,IBM已悄然转型IT服务。而今天当越来越多的IT厂商开始意识到IT服务的战略重要性及极强的创收能力时,IBM却再次转身,开始转入服务产品化策略。 而上世纪80年代,GE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113家制造厂,制造产值比重高达85%。今天,GE的服务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80%。可见,制造业同服务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服务与制造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而信息化技术则是服务型制造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