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经济竞争中,“人才”、“创新”已成为人们避不开的两个关键因素,于是人人都在寻找人才,都在培养创新,但是真正拥有这二者的企业却少之又少。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农民造大飞机的故事,看到那些来自于低层劳动者发明的山寨版机械时,是不是该反省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创新人才?他们在哪里?或许我们没有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使那些创新型人才在金钱的诱惑中已失去了坚持,或是在发展过快的创新速度中失去动力……在工业自动化行业里,这个极需要创新人才发挥的领域,人才在各个企业间不断跳槽,最后还是集中于更有实力更高薪水的企业,那些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则在人才竞争中更加落后于对手,这也是国内民营自动化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本期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宇先生,从一个民营自动化企业的领导角度谈谈创新人才的培养之道。
创造非物质条件为人才发展营造环境
《PLC&FA》:前不久一位世界五百强企业负责人谈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时说道:“企业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最终要靠人才,所以人才是最终的发展关键。”在此,关于什么才算是真正可以促进未来发展的人才,您是如何来定义的?作为一家自动化民营企业,您认为我们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周 宇:我赞成“人才是最终的发展关键”这个观点,正如衡量一种设备是否高端的标准在于其核心软件,人才就是发展的核心软件。至于什么是可以促进未来发展的真正人才,行业不同,其定义也都不一样。但有一个不变的宗旨就是——人才必须是能够胜任自身岗位的能力要求,能够进行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认为一个人要称之为人才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要对所供职的企业忠诚,认可企业文化,具备实践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善于人际交往和沟通,对新知识新能力要有积极的求知态度和快速的学习能力。
作为一家自动化民营企业,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但是“德”与“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坚持“才”的前提下,对“德”也要有同样的重视。正确把握用人标准,防止出现片面性,不唯资历、不唯学历。
《PLC&FA》:您认为在国内民营企业的这块土壌里,如何才能培养出适用且实用的人才?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您认为要给人才提供怎样的生存发展土壌?
周 宇: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企业的灵魂和血液,而企业文化就是灵魂,员工就是血液。企业文化感染员工精神面貌,同时,员工又是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两者要想取得正向发展,最好的动力因素就是员工教育,人才培养。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所以对员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教育必不可少;企业可以通过团队活动、领导关怀,开展有效的沟通平台等人性化方式对员工进行精神培育,让员工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诚于企业,追求上进。
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已经演变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先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创造恰当的非物质条件,是吸引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根据个人的才能结合企业的发展策略,为员工量身定制合适的工作岗位,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当前的国内民营企业经营水平决定了一般不能为员工提供更加丰厚的待遇,但是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民企一定可以给予这些人才广阔的施展拳脚的平台。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企业必当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让员工能够在你这个小舞台上施展才华,折腾出大事业。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
《PLC&FA》:一方面自动化行业专业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的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因无法找到适合的专业岗位而转行从事其它工作,针对这一现象您是如何来看待的?对于行业如何不流失专业学生,促进学生从学校知识到就业应用的快速转变适应,您认为企业和学校应该做如何的有效对接?
周 宇:专业人才匮乏及人才大量流失,已经成为国内自动化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严重障碍,尤其是在仪器仪表企业中,更是面临着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自动化人才。我们也看到相当大一部分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之后纷纷转行,其原因表面上来看是大环境的就业难所造成的,其实本质问题还是学生应用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够,所学的东西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理论实践基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的用工标准。有的企业现在不愿意招聘应届生进入企业,原因是自动化行业里应届生跳槽率比较高,企业不愿意再从头培养。该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我认为可行的办法就是走校企合作之路,企业应该选择与学校自动化专业合作,依托企业和地方的院校资源和师资力量,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完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企业要加大在专业院校教育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与产品、技术的投入,发挥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着眼于适应岗位需求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需求的有机结合,保证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或超前,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在一些高校设立奖学金、举办专业设计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了企业名气;提供一些实习岗位,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的运作流程,尽早了解企业,使学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在自动化行业发展;学生也应该在实践中总结反思,从自身找原因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达到企业的需求。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校企合作教育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具体如何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企业与学校在不断的合作过程中摸索前进,但总体上这是一个保证专业教育人才不流失的有效教育道路。
创新人才一定要跟上知识的发展步伐
《PLC&FA》:据了解,在西门子公司每年有上千项的新技术诞生,这些成绩来自于团体的协作和大量顶级创新人才的努力,借鉴诸如西门子之类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招募,从国内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将如何去培养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创新人才,实现企业技术的真正创新?
周 宇: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植于理论基础、立足于实践、面向整体、放宽思路、拓宽视野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见成效。现代企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发展方面更新速度极快,作为创新型人才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注重再教育,不断充实、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企业对于那些任职达到一定的年限,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员工,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深造学习,如选派部分员工到地方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借鉴对企业建设有用和发展关键部分的先进技术经验以促进企业进步的需要;借助专业机构委托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种培训对于企业来讲,专业人才多、专业特点明显、优势突出,在人才培养上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培养模式和道路,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循。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条件,这些人才不是只在企业中和学校中就可以培养造就,而是需要全社会从家庭到学校、企业实践的全力配合,给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当然创新型人才有一些是天才,或大器晚成者,所以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更需要企业本身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也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PLC&FA》:苹果前领航者乔布斯以其创新思维的要求给出苹果研发团队,使他们有技术创新方向,从而缔造苹果神话。在这里可以说一个真正具有创新气质的企业和有创新激情的人才是和这个企业的领导者有密切关系,您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周 宇:我很赞成这样的观点。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折,一个以知识经济和市场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最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所特有的智慧、学习能力和经营理念。领导者的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作风对企业创新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管理方式、管理艺术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目标,要善于将责任和压力通过有效途径传递给企业员工,从而推动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和员工思想观念的有机融合。领导者要善于运用各种积极手段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使全体员工不断理解创新的内涵,体验创新的要求,提高创新的勇气,投身创新的实践,把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
当然,以一个领导者的魅力去引导企业人才创新,这对于企业的领导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有着极高的要求。乔布斯自身就是一位创新的天才,无论是在市场策略还是科技观念方面,几乎无人能及。先修己身方能正人之过,作为一名自动化企业领导者,我们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做一名有高专业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领导者,努力走在知识经济的前列,方能带领企业走向集体创新的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打造出本土自动化品牌的科技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