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各级相关组织负责人都围绕主题竞相发言讨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因此今年将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分水岭,城市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而成都也恰好处在城市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的时期,成都要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在这个阶段,轨道交通将是重点,成都应该把地铁规划放在首位。
“轨道交通好不好,关键看三点,第一要看线,看它的总长度有多少,这个长度要跟你的人口,跟你的城市规模相适应;第二看网,轨道交通一定要形成网它才会有效率,看地铁一定是看它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地上地下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跟自行车、出租车、远郊的铁路、高铁是不是形成网;第三就是城市功能,每一个地铁站实际上要有与之相配套的,除了交通功能之外要有商业功能,要有公共服务的设施功能,要有市政功能,这样的话它地铁就带动了整个交通设施的功能建设,带动了整个城市功能建设,优化了整个城市功能建设。”连玉明说。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面,连玉明建议成都要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全球化资源配置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成都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讲,要不断的提升国际金融的配置能力,如果通过亚行、如果通过世界银行、如何通过国际组织来进行全球性的高端资源,就是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要强化和提升国际金融全球化配置能力,我们过去不太重视这个问题,老是用政府的钱,不重视全球化资源的配置,国际银行它来给我们投资的话,借钱的话,它是项目化的管理,就是你项目要符合他的标准,他才给你借,首先是环评,第二是安评,就是安全评估,今天还强调了稳评,就是社会稳定的评估,在国际资源的建设上,这三个评环评、安评、稳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