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火爆,背后离不开自主品牌的积极布局。数据显示,8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35%,与主流合资品牌中2.7%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形成鲜明对比。自主车企中,在新能源车市场有突出表现者当属比亚迪。
比亚迪8月新能源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其8月乘用车全系销售6.8万辆,同比增长90.5%,环比增长18.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6.05万辆,同比增长331.9%。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继7月份销量突破5万大关后,8月又以突破6万辆的成绩创历史新高,这背后离不开DM和EV产品的双重发力。其中,比亚迪DM 8月销售3.01万辆,同比增长555.6%。秦PLUS DM-i 是比亚迪DM车型中的主力军,8月销量突破1.3万辆。同时,得益于DM-i产能的爬坡,宋DM和唐DM销量均有大幅提升,两者8月累计销量突破1.4万辆。
另外,比亚迪EV纯电动车销量也在稳步提升,8月销售3.04万辆,同比增长222.7%。其中,汉EV、秦EV、元EV成为比亚迪纯电动领域的明星车型。面对特斯拉惯常采用的以降价促销量的策略,比亚迪于7月底加推了汉EV标准续航版豪华型,售价为20.98万元,新车型除了续航里程方面略有缩短外其它配置与原车型完全相同,但价格上更有优势,这将促使汉EV在面对特斯拉时更具性价比优势。同时,在DiLink 4.0的加持下,比亚迪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为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打造了“5G丹拿智能音乐座舱”升级包,这将进一步提升汉EV的智能化程度,助力其产品力上限再度拉升。
在DM和EV双重路线加持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呈现火爆发展态势,旗下明星车型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这也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赢得了不俗的表现。在cleantechnica统计的7月全球最畅销的TOP 20电动车品牌榜中,比亚迪力压特斯拉,夺得该榜单冠军宝座。从比亚迪8月的销量来看,业内认为,其继续火爆的销量态势再次给特斯拉施加压力,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
发布e平台3.0,扩大纯电车型覆盖面
比亚迪新能源产品持续火爆的背后离不开对相关技术的深入布局,不久前,比亚迪正式对外发布了e平台3.0,并将其定位为“全球开放共享的下一代智能电动车基础解决方案”,未来将覆盖10-40万元的纯电动车型。
据比亚迪官方介绍,e平台3.0是比亚迪历史5年、耗资百亿元打造的纯电整车平台,具有安全、高效、智能、美学四个方面的优势,同时,该平台将充分发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实现从A级到D级车型的全覆盖,且支持前驱、后驱、四驱三种动力形式。
比亚迪在今年成都车展上推出的“海豚”就是基于e平台3.0打造的首款车型,该车在设计上与在售的王朝系列车型形成明显区隔,主要瞄准Z时代的年轻用户而来。海豚搭载的八合一电驱动总成,也是比亚迪e平台3.0所独有的,据了解,该八合一电驱动总成集成了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高配电箱、高低压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器、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器,将综合效率从86%提升至89%,最大行驶里程突破1000km。在该系统加持下,海豚百公里电耗将低至10.3kW·h,比同级别车型低10%以上。
除了海豚外,比亚迪还将于明年推出e平台3.0下的首款后驱车型。另外,在e平台3.0发布会上比亚迪还展出了一款基于该平台打造的中型概念车——ocean-X。这款车造型前卫时尚,代表了比亚迪下一代车型的设计风格。
比亚迪肩负电动车普及的重任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作为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的品牌,当肩负起电动车普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乃至中国汽车产业下一个百年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为加速电动车普及,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方面做了诸多布局,且将大部分技术对行业开放。比如基于e平台的开放性特征,比亚迪与丰田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将在2025年生产基于e平台打造的合资电动汽车。此外,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及与百度Apollo共建的“车辆认证平台”同样秉持开发的态度。王传福曾宣布,DiLink向开发者开放共计341个传感器接口和66项控制权,这意味着将衍生出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超级汽车生态”。
如今,e平台3.0同样以开放共享的方式呈现给业界,基于该平台的独特优势,未来将衍生出多种基于智能电动汽车终端和互联网行业生态的应用场景,也必将有利于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今年1-8月,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2.8%,较去年同期的5.8%有明显提升。业内认为,尽管现阶段的汽车市场整体形势较为严峻,但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激增让人们看到了其充满活力的一面,同时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呈现出强烈的分化走势,也证明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正逐步显现。而比亚迪作为第一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的品牌,也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最好时期,接下来随着芯片危机的进一步缓解,其产销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