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聚光"烧水"也能发电?
光热发电技术通过聚光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传统热力循环发电。按照聚能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菲涅尔式三大技术路线。今天带大家一探究竟!
三大光热发电技术解析
01 塔式发电
工作原理:采用定日镜场阵列自动跟踪太阳,将阳光反射至塔顶集热器,加热熔盐等介质储能发电。
优势:系统效率高,国内主流技术路线;
适合大规模储能,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
劣势:初始投资高,但未来成本下降空间大。

02 槽式发电(本文主角)
技术原理:利用槽式抛面镜聚焦阳光,连续加热集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如导热油),驱动汽轮机发电。
优势:技术成熟,全球首个商业化电站稳定运行30年;
长寿命周期,全生命周期收益潜力大。
劣势:聚光效率低于塔式,热损失较高。

03 菲涅尔式发电
技术原理:采用平放菲涅尔反射镜阵列,阳光经二次反射聚焦至线性集热器,加热工质发电。
优势:结构简单,成本最低,适合低预算项目;维护便捷,镜场布局灵活。
劣势:聚光倍数低(仅数十倍),系统效率仅约10%;蒸汽参数较低,影响发电效率。

槽式太阳能集热跟踪系统解决方案
以山西太原、江苏无锡项目为例,采用傲拓NA2000系列PLC为核心控制器,实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高精度太阳跟踪与液压驱动控制。

系统由就地控制器(LOC)和液压系统两部分组成,具备自动跟踪、安全保护、远程监控等功能。
系统架构
01 LOC系统核心功能
控制系统架构
中央控制单元:
傲拓NA2000 PLC(实时操作系统,毫秒级响应)
> 16路数字量输入(DI)
> 8路数字量输出(DO)
> 双以太网口(支持级联通信,无需交换机)
> 双RS485接口(Modbus RTU协议)
> 2路高速脉冲输出
> SD卡程序更新接口

分层控制:
信号层——继电器模块(电气隔离+逻辑中转)
执行层——接触器组件(高压大电流通断)
数字量输出(DO)控制
驱动液压动力单元(大/小流量阀→调节集热器转速)
控制换向阀(推/拉动作→调整液压缸方向)
模拟量输入(AI)信号处理
压力信号(4-20mA → 0-25MPa,数字滤波)
温度信号(PT100 → 非线性补偿)
姿态传感与通信
RS485 Modbus RTU 读取倾角传感器(0.01°分辨率)
太阳跟踪算法(经纬度+时间计算偏差,精度≤0.1°)
安全保护机制
高压保护:超25MPa → 停止蓄能器
超温保护:温度过高 → 偏转5°待机
过流保护:硬件级断电
运行模式
手动模式:LOC箱开关控制东西向运动
自动模式:
偏差>0.1° → 向东调整
偏差<-0.1° → 向西调整
±0.1°内 → 保持静止
自动回归:18:00-次日8:00,集热器归零(0°朝东)
02 液压驱动系统
核心组件:液压泵(380VAC、2只液压缸、4只换向电磁阀、蓄能器、压力传感器。

压力控制:
低限压力 → 启动液压泵充能
高限压力 → 停止液压泵
超压报警 → 立即停机并泄压
选型关键配置
01 核心CPU性能
型号:NA2000系列(CPU2002-2401)
存储容量:
程序区:1.5MB(满足复杂控制逻辑)
掉电保持区:4KB(关键数据断电不丢失)
02 网络与通信
双网口冗余设计: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共用一个IP,无需交换机级联);支持远程监控、程序在线修改
多协议支持:
双RS485接口:Modbus RTU协议(连接传感器/HMI)
SD卡插槽:脱机更新程序/固件(无上位机依赖)
03 I/O扩展能力
基础配置:
16路数字量输入(DI):接收开关/传感器信号
8路数字量输出(DO):驱动继电器、电磁阀等
灵活扩展:
可选配14个扩展模块(AI/AO/RS485等)
04适用场景
工业级可靠性:宽温设计(-25~70℃),适应户外控制柜环境
典型应用:太阳能跟踪系统、液压驱动控制、分布式能源管理
槽式太阳能集热跟踪系统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技术,其未来发展将聚焦三大方向:系统设计优化、集热效率提升和运维成本降低。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该系统将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傲拓科技为这一技术提供核心控制支持,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