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鉴定!”今年7月1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自控自主研制的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成功通过出厂鉴定试验。这款高压变频器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对于推动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技术成功落地的背后,是东方电气集团首席技术专家赖成毅和团队无数个日夜与关键核心技术“掰手腕”的艰难历程。
▲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项目团队
摸着石头过河,也有“水土不服”
在天然气运输管线中,压缩机因其核心作用而被誉为“心脏”。压缩机一旦出现故障,运输管线就得跟着停运,要想这颗“心脏”高效运转,必须拥有强大可靠的“大动脉”向“心脏”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这个“大动脉”便是管线压缩机的关键核心部件——高压大功率变频器。
长期以来,这个“大动脉”的核心器件——控制芯片和功率器件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全靠进口,核心技术被跨国巨头垄断。
▲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出厂鉴定试验
打通管道压缩机全国产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赖成毅曾推动了几代变频器迭代,主研了多项核心产品,这一重要任务,也再一次落在了赖成毅和他的团队肩上。
“为突破国外垄断,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首次使用全国产化的主控制器和功率半导体,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国产架构,我们全员都没经验,摸着石头过河,难免有一些‘水土不服’。”赖成毅说道。
为了攻克这个令人头疼的难题,赖成毅领着研发团队迅速进入设计阶段,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2023年7月,团队开始策划,8月进入设计阶段,10月完成初步设计。
然而,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按照进口产品结构设计替换国产器件的计划推进,却出现了结构设计不匹配、电磁干扰导致故障等问题,导致项目进度延缓了近两个月。
项目组不得不重新设计结构并增设了近十项测试项目。每一条技术路线、每一个技术细节、每一个技术参数,都经过反复斟酌与考量。
在此过程中,他们累计召开了17次设计评审会,参与了12次内外部设计联络会,并多次拜访管线压缩机变频器专家,收集到了63条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变频器高精度控制、功能稳定可靠,实现了大容量高压变频器的主控制器和功率半导体的全国产化替代,最终比既定时间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整机生产。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团队成员常常是通宵达旦地工作,真的很拼。这股拼劲不仅是追求效率和质量,更展现了团队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赖成毅骄傲地说。
再细致一点,多检查一遍
从技术设计到技术落地,赖成毅的态度始终是:“再细致一点,多检查一遍。”这句话不仅体现在他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更是他对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研发的极高要求。
今年5月,在完成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调试后,现场欢呼不断,团队成员都在对即将到来的交付充满期待。
“出现问题的概率也许是万分之一,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万一’,还要进行最后一项调试才能放心。”赖成毅的话让现场的轻松氛围戛然而止。
调试时,极端的破坏性试验验证了他的判断:厂内调试不能完全覆盖现场运行的工况,进行极端的破坏性试验十分必要。
正是赖成毅和团队的坚持和严谨,今年6月,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完成第三方型式试验。7月,通过了中国机械联合组织的专家见证试验和设备出厂鉴定。
在这场技术较量中,东方自控22兆伏安水冷型高压变频器研发团队用勇气、智慧和努力,成功助力打通管道压缩机全国产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