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亮眼业绩难掩风险,海康机器人重启IPO

发布日期:2023-08-14 作者:网络

 不久前,杭州海康机器人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重启IPO之路拟募资60亿元。此前,海康机器人创业板上市申请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


背靠母公司,海康机器人冲击
IPO


成立于2016年的海康机器人,以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两大类产品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等应用。在机器人赛道上,海康机器人无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机器人企业。

2014年海康威视成立机器视觉业务中心,主要进行自主研发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软硬件,2016年这项业务独立为海康机器人公司。2014年至2016年,是移动机器人创业公司涌现的时间节点,这一时期的移动机器人公司,海康机器人无疑是背景最为强大的那一批。

背靠海康威视,海康机器人天生就带着母公司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在移动机器人赛道上,海康机器人以成熟的KIVA类移动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主要解决工业场景搬运、仓储搬运的应用。此后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积累,现在已经掌握了二维码/VSLAM/LSLAM导航技术,并不断在扩充不同应用模式的移动机器人。截至目前,海康机器人旗下各移动机器人已出货超5万台。

视觉系列产品则继承了海康威视的一贯优势,既能提供机器视觉硬件也能提供算法软件平台,涵盖工业相机、智能相机、智能读码器、立体相机、视觉控制器、镜头、光源以及一系列视觉组件。

已经站住脚跟的移动机器人企业近两年纷纷谋求上市,在资本市场寻找更多机会。今年年初,海康机器人首次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拟募资60亿元。海康机器人的IPO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其申请一度被中止,不久前才重启。如果海康机器人顺利上市,海康威视继拆分萤石网络后有望再收获一个IPO,“海康系”上市公司也将增至3家。

“独立”的子公司,漂亮业绩难掩隐患

在海康机器人的招股书中,两大主营业务的业绩非常亮眼,2019年度营收为9.4亿元,2020年度营收15.2亿元,2021年度达到27.7亿元。2022年1-9月营收已经超过2021年总和达到28.1亿元,移动机器人业务占比也达到了新高。招股书涵盖的报告期内,海康机器人实现了净利润分别为4548万元、6510万元、4.82亿元和4.28亿元的增长。
 

有着如此漂亮的业绩,冲击IPO好像是顺理成章的。而在招股书中,海康机器人IPO募资最大的两个项目,其实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出现在海康威视的公告上,彼时海康机器人计划自筹资金建设,但现在转道谋求上市。

在增长不断的业绩背后,一年22亿订单毛利不到1个亿的海康机器人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当然,目前移动机器人行业,绝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状况都不乐观,所以纷纷谋求上市在资本市场寻找更多机会,换句话说也就是急需上市补血。

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不足仍旧是行业内的共性问题。根据资料,海康机器人目前资产负债率为70%,报告期内,其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亿元、1亿元、-3.3亿元和-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累计净流出8亿元,这样的经营状况风险太大。而且,在利润构成中,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占比颇高。

招股书中同样透露了移动机器人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问题,该业务3年半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海康机器人在招股书中将此归结于移动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在移动机器人行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还有一个事实是海康机器人自己也是行业内价格战的发起者。

凭借母公司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技术优势,海康机器人率先在工业物流搬运移动机器人领域发起价格战,抢夺工业场景订单。随后行业内以海柔创新为代表掀起箱式仓储机器人风潮,海康机器人不甘落后研发新品在箱式仓储领域开始竞争,包括后来的叉车式移动机器人同样如此。毛利率下降,成本增加,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市场,海康机器人未来面临的竞争还会更为激烈。

财务风险偏高是海康机器人IPO上一大难题,另一难题则是“独立性”。虽然海康机器人独立已久,但和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仍然占比相当高。虽然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是具备的,但是很多地方还依赖于海康威视,这也是一处隐忧。

当然,整个移动机器人行业从下游到上游,从B端到C端,正向前一步步迈进,也在尽力通过自己的产品和运营达到更好的盈利,虽然这需要不少时间。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