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生水起,充电桩行业更加热闹了,同时也“内卷”起来。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政策利好频频发布给充电桩行业燃起一把“火”。如果说,此前业界还在翘首期盼“春天”到来,如今大家都深深感受到“风口”已至。
新能源汽车推广将为充电桩行业带来千亿元级的增量市场。《中国汽车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火”与“卷”成为发展的“底色”,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针对不同细分场景,找寻合适自己的定位,助力充电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口”之下,第二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以下简称“CPSE展”)于6月7~9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展会规模空前,参展的各企业负责人亲身感受到行业发展的火热氛围,市场参与者踌躇满志、掘金其中,但挑战与竞争同时存在。
市场与政策机遇期叠加效应
2023年,行业内恐怕没有哪一条赛道有如新能源汽车这般火热。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的重要一环,整个行业迎来诸多新机遇。这背后的驱动力,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可预期的高速增长前景;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
我国早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渗透率达到25.6%,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市场占有率升至27.7%。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充电桩市场增长。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88.2万台,同比增长79.3%。对应的桩车增量比为1:2.5,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充电桩市场不断迎来政策利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充电桩建设,以期更好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要适度超前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进一步消除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的障碍。
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2026年是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快速成长期,预计2026年充电设施保有量将达1766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记者了解到,国家层面针对2030年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划文件,有望本月内发布。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政府对充电桩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联合充电联盟一起,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下乡开展充电桩下乡的活动。
据悉,就目前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情况,充电联盟已向相关部委报送了以下五方面的重点内容,分别是:持续推进充电网络建设,优化重要场景服务保障能力;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强运营能力建设,推动充电场站等级评价;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布局虚拟电厂业务,助力碳中和;丰富充电服务生态,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聚焦场景迎接关键阶段
充电桩领域正变得与以往不同,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这一领域的火热程度。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3~5年将是充电桩行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
“至少在2025年之前,整个行业还将是以政策扶持为主。到2030年之前,可能是政策和市场双驱动。在2030年后,行业真正达到完全的市场化。”仝宗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上述三个时间点。
此外,仝宗旗也表示,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均衡,预计南方地区到2025年可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北方地区则可能要延迟到2030年之后。地方政府将依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最新实际情况,推进充电桩的政策补贴等相关事宜。
“国家政策推动正当其时,从整个充电基础设施的视角来看,现在行业进入到最关键的发展阶段。”深圳易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昕向记者表示。
要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地位,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而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不可或缺。不仅中国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亦是这般。目前,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的政策,非常明确且积极。
根据苏昕的判断,未来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主体部分将完成建设。在这个阶段内,市场会“狂飙”,之后则将趋稳,保持合理的规模。换句话说,充电桩行业变化最大的阶段,将是未来的三五年。
过去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不断增长,但总的来说体量较小,充电桩行业处于有用户需求但艰难发展的阶段。有市场分析认为,当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3000万~4000万辆的规模后,场站运营的效率和回收周期的模型才能变得更好。
苏昕认为,《实施意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瓶颈问题,在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举措。这意味着在政策的指引下,企业可以超前建设充电桩,构建补能体系,而不用等待新能源汽车市场总量结构的完善。
对于未来充电桩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仝宗旗认为,社区、高速公路、乡村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主要聚集的应用场景。在他看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在政策发布、企业布局、产品推出、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一些创新。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交通部联合充电联盟,正在对全国高速公路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并与各地方交通厅、交投集团加强交流,后续或将出台针对这一场景的具体实施政策。
涌入的企业 涌动的热情
哪里有“风口”,哪里就是企业聚集的高地。
“新能源汽车仍是一个处于‘风口’上的行业。”公牛集团副总裁兼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谢维伟对记者说道。据介绍,公牛集团此前的三大业务方向分别是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和数码配件。如今,调整后的战略业务变为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和新能源。谢维伟表示,“新能源”是公牛集团顺应时代趋势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将在构筑公司未来业务版图和竞争力上起到关键作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像公牛集团这样调整战略业务方向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敢于入局的原因,一是源自市场的潜力,二是在于自身的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是后进入者。虽然行业的部分领域已有头部企业存在,但竞争格局尚未固化。新能源汽车不断放量,这个市场远未达到‘天花板’,未来增长仍然可期。”谢维伟表示,公牛集团入局后,凭借专业技术积累、精益求精的生产、逐步完善的渠道和服务经验、安全用电专家的品牌定位,将为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家跨国零部件企业,博格华纳正转型成为提供创新可持续车行方案供应商,这其中的目标包括在充电领域成为数一数二的市场参与者。在转型之路上,收购成为博格华纳的重要抓手。2017年博格华纳收购了欧洲Sevcon,2022年收购了美国的Rhombus公司;2023年3月,又完成对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购重组,在亚洲拥有了生产和销售充电桩的制造基地。
“我们还将在全球继续收购优秀的充电企业,夯实这个业务领域的各项专项能力。” 博格华纳摩斯系统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王蓓告诉记者,博格华纳将全球各区域市场的收购,作为在布局充电桩领域的起点。她表示,博格华纳“志存高远”,目标是2028年实现相关业务1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全球充电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据记者了解,公牛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的业务主要聚焦在C端市场,而博格华纳目前的业务主要聚焦B端市场。这两家企业可被视为充电桩行业后来者的缩影。
除了名声显赫的大企业外,区域运营商也面临新的机遇。“政策落地更多是能够给市场带来信心。” 宙晖(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徐卫杰认为,这个行业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竞争者“分一杯羹”。对于区域运营商而言,从大的方面来看,有了国家政策的指引,地方政府也会适当加以参考制定地方补贴政策,提升投资的信心,助力它们及时弥补下沉市场的空缺。徐卫杰分析指出,以前,很多区域运营商解决资金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现在,金融机构、企业等投资方,一般会采取自己投资、合资或联合经营的方式,给区域运营商带来更多的选择。
“内卷”加剧带来发展的AB面
太“卷”了,也是业内人士对充电桩“赛道”的共识。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渠道总监张吉增这样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这个行业就像一座围城,热闹繁华,吸引外面的人都想进来;可进来后,才发现竞争异常激烈。”这意味着,即便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企业也不能躺平,要想应对如此的竞争环境,各家企业必须要找准自己的打法。
CPSE展上,让不少行业人士感到震惊的现象是,低价竞争的“内卷”。以120kW直流充电桩为例,由于这款产品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更是什么价位的报价都有。
“太‘卷’了!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以前价格是七八万元,现在普遍是四五万元,不少展台卖到3万多元,甚至还有不到2万元的。”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充电桩行业“内卷”明显,导致很多企业转战海外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利润率。
“‘卷’是自然的,肯定很‘卷’。”广东鸿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登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内卷”背后也说明充电桩市场足够大。针对C端产品的布局,他强调,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打法:“目前很多友商的充电桩能充电,但C端的需求绝不止于此,除了产品安全可靠,还涉及颜值功能、智能交互、使用便利性、扩展性等多个方面。”据悉,鸿蓝智能旗下聚焦C端用户的品牌——小充嗨跑,在CPSE展上发布了全球首款AI智能充电桩。
在徐卫杰看来,现在行业“内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场站投建,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一个充电场地可能有七八家运营商参与竞争;二是服务费价格,友商之间相互比拼谁的更低,在全国很多区域已出现类似现象。
仝宗旗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充电运营商正由B端为主转移到C端,受众也在从关注价格转移到注重服务。新能源汽车私家车主增多后,差异化需求就显现出来。运营企业也好,设备企业也罢,更需要提供高品质的设备和更高品质的增值服务。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的充电站评级工作已进行了两三年。接下来,湖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也将开展充电场站评价。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繁荣发展的A面背后,一定还有企业各显神通、市场竞争加剧、最终“大浪淘沙”的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