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充电桩市场的“风口”来了!
充电桩是改善电动汽车用户体验的关键,将形成一个公认的千亿元级别市场。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市场化新阶段,一个隐秘的“风口”正在形成,那就是私人充电桩市场。
过去,行业的关注点大多在公共充电桩,关注充电桩数量、车桩比、充电速度等要素;如今,私人充电桩开始让人不容忽视,品牌、安装体验、充电场景等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风口”的形成,充电桩零售和运营市场都面临重要机遇。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迈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为充电桩行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25.6%,提前3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设定的“2025年市占率达到20%”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加速,私人市场的爆发成为特征之一。据悉,在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纯电动车型的占比达到80%,而其中私人消费占比为78%。过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双限”城市,二是网约车和出租车,三是微型电动汽车。随着过去10多年来的发展,网约车和出租车等公共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已接近饱和;而私家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则是最近两年才有的现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可能将主要来自于蕴含无限潜能的私人消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私人充电桩市场的蓬勃兴盛。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58.6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63.2万台,两者均快速增长。其中,车桩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3上海车展上,不少参观者明显的感受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扑面而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将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增至36%。这意味着行业亟需面对的问题是:私家车消费爆发之际,如何解决家庭充电的市场痛点?
事实上,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市场,从不会缺少“掘金者”的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非常‘年轻’,其发展经历就像竹笋一样,慢慢蓄力之后才破土而出。2020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暴涨,并在2022年一鸣惊人,导致私人充电桩市场一时间也迅速扩容。”一位家用充电桩从业者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自己亲身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年,公司的业务量持续增长,甚至达到了翻倍式的增长,今年有望增长100%。”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私家车所带动的家庭充电市场兴起,背后离不开各家车企对充电桩业务的战略规划。
据记者了解,我国电动汽车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成功率在50%左右。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向记者表示,随着住建部及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社区充电建设,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可能达到60%~70%。不过,仍将有30%~40%的车主,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所居社区安装充电桩。
“以前都是车企随车送充电桩,但从2020年开始,特斯拉首先不送桩了。”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渠道总监张吉增对记者说,“以前,充电桩的成本都是包含在整车售价中。如果车企继续随车送桩,整车成本会提高,就没有利润可言了。如果把充电桩拿出来单独卖,车企不仅能赚到钱,还让整车成本有了下探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2020年,国产特斯拉Model 3不再赠送充电桩,车主在购车时需另付8000元购买。这就是特斯拉推出的全新家庭充电解决方案——特斯拉家庭充电服务包,包括:一台特斯拉交流壁挂式充电器(第二代设备)及80米内基础安装。同年,特斯拉宣布正式入驻天猫旗舰店,开设了全球第一家特斯拉网络官方旗舰店。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让标准续航版Model 3的售价得以降至30万元以内。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很多车企都采用自建充电桩或赠送家用充电桩的方式,以促进销量增长、打造品牌形象。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企则开始调整战略。比如,一直主打充电服务“招牌”的小鹏汽车,对相关权益进行了变更。去年5月,购买小鹏G3i、P5和P7的用户,已不再享受终身免费充电和免费家用充电桩及安装的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明确表示不随车送桩的车企包括特斯拉、小鹏、极氪、奔驰等;仍旧随车送桩的品牌有哪吒、欧拉、埃安、理想、奥迪、高合、红旗等;还处于过渡期间的车企则是大众、极星、荣威、问界、长安、比亚迪等。而仍旧送桩及还处在过渡期的车企,正是家用充电桩服务商“紧盯”的对象,它们准备随时从车企那里接手这部分市场份额。
针对充电桩如何赠送的问题,不同车企的操作也不尽相同:有的推出了积分兑换的政策,如大众ID.3车主可享受以3000~4000ID.豆,兑换7kW充电桩及40米安装的服务;有的以现金抵扣的形式赋予车主选择权,如欧拉为不选择赠送充电桩的消费者抵扣1000元;还有的不赠送家充桩,而是赠送随车充,如极氪随车赠送1.8W的随车充。
要想抓住“风口”,就需对行业有精准的判断,此外对行业的前瞻部署也不可或缺。正是特斯拉不再随车送桩的这一举动,让挚达科技提前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市场切入点,从此入局家用充电桩市场。
记者了解到,从一个微信聊天群里的偶然“收获”开始,挚达科技领导层针对“特斯拉允许消费者自主选择充电桩相关服务”这一消息,进行了“头脑风暴”,其后迅速在2020年4月成立电商新零售事业部。这一当时的新事业部,如今已成为挚达科技的战略部门。
在零售端,2019年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充电桩消费规模和增速逐年增长。根据阿里消费洞察的数据,2020年,消费规模为2亿元;2021年为8亿元,同比增长300%;2022年为15亿元,同比增长88%。从2022年家用充电桩零售市场份额情况来看,特斯拉依旧占大部分比重,为67%,其余的则被挚达科技、普诺德、公牛等企业分食。
充电联盟预测,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将达958.4万台,较2022年有437.4万台增长空间。其中,2023年预计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达340万台。对于挚达科技来讲,按照此前23%的市场占有率估算,2023年的出货量将达78.2万台。
此外,根据阿里消费洞察2019~2022年的数据推导,过去四年来,国内充电桩零售市场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8;考虑市场体量基数逐年增大,以及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可能比2022年有所放缓,预计2023年充电桩零售市场的年度增长率将不低于70%,整体规模将达25万亿元。
据悉,目前国内车企提供一台充电桩和安装服务的成本,一般是3000~5000元,高端品牌更高。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付出充电团队人力成本、系统成本、管理成本等。充电服务成本按5000元计算,如果能省下来这部分支出,一辆售价为20万元的车型,成本可以减少2.5%。
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随车配建充电桩的保有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截至今年3月,整车企业成员采样的421.6万辆新能源汽车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达388.4万台。
可以说,充电桩零售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比如,在京东平台上,目前的充电桩产品除了来自车企自有品牌特斯拉、比亚迪外,还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挚达科技、普诺得、公牛等第三方服务商。在外人看来,挚达科技“赌”对了赛道。2020年,该公司零售额为300万元;2021年,零售额为3500万元,2022年这个数字已增至1.3亿元。据介绍,挚达科技的产品通过天猫、京东和抖音等主流线上平台进入了私人消费领域,出货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家用充电桩交付量已突破100万台。
黄山表示,购车时选配充电桩,将是一种市场发展趋势。除了车企有降低成本的需求,其他促成因素还包括:无序安装带来混乱、安装成功率越来越低等。还有行业人士提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未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桩是否容易安装。
不过,与公共充电桩相比,私人充电桩市场的破局完全属于不同的打法。张吉增告诉记者,家用充电桩的安装,关乎对消费者的培育及其自身的认知问题。未来,在家用充电桩领域,由于销售、服务、安装与平台是一体的,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细化,门槛也会越来越高。据悉,甚至有特斯拉车主在选装充电桩时,出于对某个品牌的认可,成为了该品牌的代理商。针对未来新车主安装充电桩、老车主更换充电桩,以及燃油车车主换车等需求,使消费者相互联结的私域(比如微信朋友圈、其他网络群组等)的作用正在显现。
目前,消费者购买家用充电桩的最大掣肘在于:高昂的决策成本和繁琐的安装过程。私人消费者选择家庭充电,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为更好地帮助消费者进行决策以及简化后续安装流程,挚达科技旗下的很多充电桩运营商开始利用抖音或视频号进行实地场景化的讲解。
“电商直播不仅是卖货,更多是进行消费者认知培育。充电桩是一个场景化的消费品,本身就适合在车库、停车场、小区等地方进行安装讲解。”张吉增说。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分工将更加明确,使得在充电基础设施环节真正与用户接触的角色,从车企变成了充电桩运营商。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规模市场的形成,促使充换电行业进一步细分,经营模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仝宗旗表示,“预计未来2~3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将更多发挥信息、能源、流量枢纽作用;市场将以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特征进一步细分;运营模式将以跨界融合为主要衍变方向;超级快充技术将加快示范应用,并开启标准融合进程。”
家用充电市场的形成,正是充换电市场以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特征进一步细分的表现之一。其实,针对私人充电桩市场的爆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薇带来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应优先发展“企事业单位有序充电为主+公共快充为辅”的“工作地充电”模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迅速布局充电设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对于充电桩行业来讲,如果以抢占市场赢得先机为上半场的话,那么以培育用户为下半场的比赛已拉开序幕。在业务模式上,包括挚达科技在内的很多品牌,采用了车企端和零售端两端并重,销售渠道端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力的策略。
事实上,随着私人消费市场的爆发,充电桩行业市场驱动发展的阶段也已来临。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难得的机会,目前已有运营商从做平台转向做服务。对于未来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区、县一级的下沉市场、住宅、小区、工作园区等具体的场景、碎片化服务”等成为被提及较多的要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蕴含在这些下沉市场的具体充电场景,以及充电运营商与消费者产生真实连接的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