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时代潮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难逃数字化转型之痛

发布日期:2022-04-11 作者:网络
 

“专精特新”概念火了,近两年来被频频提及,特殊时期,这一概念更是与“卡脖子技术”、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不难看出,这些被标榜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强劲支撑。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形成一批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简称“专精特新”)特色的企业梯队,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稳定性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保障。

截至2021年7月,工信部于2019、2020、2021年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4762家。今年,计划再培育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锻长板,补短板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往往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隐形冠军”,因而被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它们成为产业链上大企业不可或缺的配套供应商,对于补齐短板、稳定供应链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编织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约93%的“小巨人”企业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领域,成为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的重要支撑;超过86%的企业至少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凸显产业链协同和大企业带动的特征。
细数这些企业名单可以发现,大部分属于制造业,在工控行业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比皆是。例如,减速器行业的龙头企业绿的谐波,专业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凭借公司多年自主研发,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精密谐波减速器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国际品牌在国内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在国内市场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极大地降低了国产机器人企业的采购成本及周期,成为行业内领军企业。2021年,绿的谐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24万元,同比增长104.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149万元,同比增长133.38%。
昊志机电是国内电主轴龙头企业,收购infranor集团后产品梯队日益完善,现已成功掌握多项数控机床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具备大部分数控机床零部件量产能力,如电主轴、伺服驱动、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电主轴和减速器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电主轴领域,昊志机电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替代95%的以上的进口产品,扭转了高端数控机床主轴受制于人的局面。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1.85亿元,同比增长100.98%-147.87%。
协作机器人领头羊节卡机器人,专注探索机器人技术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做精做专核心产品,在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拥有近300项国家专利技术和数十项机器人核心认证,覆盖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伺服驱动、视觉防护、力控保护等领域。在3C、汽车、先进制造、电器、食品、商业等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受市场认可度高。
类似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很多,它们都在各自的细分行业发光发热,用工匠精神为制造市场注入不竭的动力。

数字化转型领军梯队

中小企业要想实现高效运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确保交货周期等,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支撑与应用。中小企业如何运用数字化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中国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超过半数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践行实施阶段,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领军梯队,却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例如,转型基础薄弱的通病,不少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低,在数字化设备连接率、设备良好率等方面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供给不足的局限,缺乏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数字化人才总体占比较低;前期投入压力较大,特别是探索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大,同时对财税政策感知较弱;此外,中小企业对数据安全存有顾虑,数字化转型越深入,越担心数据泄露影响经营效率。

作为专精特新中的排头兵,推动“小巨人”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与企业层面的共识,尤其是要为“小巨人”企业,以及努力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纾困。

2021年11月,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里明确指出,要在2022年底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首先,企业自身要在自身技能上下功夫,专注于创新研发,成为产业链上的“单打冠军”与“配套专家”,才能增强产业链韧性。此外,还需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随着“小巨人”企业一步步地成长壮大,如何更好地管理一个成长型的企业也是一门必修课。

 其次,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出台扶持与优待政策,通过科学精准地制定帮扶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例如针对“小巨人”企业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它们提供信贷支持,同时也要为其提供税收优惠和便利。

 最后,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数字化融合创新,龙头企业责无旁贷,行业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甚至提供资金扶持和专项服务。

如京东启动了“2022专精特新暖心服务计划”,在金融服务、销路拓展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减压减负。据悉,截至去年11月,京东企业业务服务了3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总数的67%。;

2021年12月,腾讯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系列活动-专精特新专场上计划打造100个中小企业专属SaaS产品及方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同期,阿里云推出“百城万企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计划”,旨在为100个城市的10000家中小企业提供专精特新省级及国家级小巨人扶持服务。

工控小编想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小在当下,却巨在未来。虽然当前规模不大,在资金、人才、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劣势和不足,但由于竞争环境激烈,外部激励强劲,相对于占据竞争优势的大企业来说,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在卡脖子问题上,它们拥有难以替代的技术能力,可以成为关键领域研发创新的重要力量。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需要得到各界的关注与扶持,因为它们的崛起能够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起到强有力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关键时刻能够撑起中国高端制造的半边天,照亮制造强国的中国梦。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