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惠世界’”——专访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

发布日期:2020-11-0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裴昱
   无论是施耐德电气公司,还是他们的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都已经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了。2020年11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稳,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办,这也是施耐德电气和尹正第三次参加进博会。
 
  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提问,尹正时刻流露着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信心,以及继续扩大在华投资的浓厚兴趣。在全球范围内,最先控制住疫情,最先进入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的阶段,都令他们对中国再次另眼相看。
 
  作为500强级别的外资企业,施耐德电气和尹正向来清楚跟紧中国经济脉搏方向的重要意义。在回答记者的问题中,尹正特意谈到了外资在华企业的本土化研发问题,他认为,这是外资企业提升中国创新、研发水平的最佳手段。他告诉记者,施耐德电气如今已经“从‘在中国,为中国’到了‘在中国,惠世界’”。
 
  《中国经营报》:施耐德电气是第三年参加进博会了,你感觉每一次都有变化吗?
 
  尹正:在今年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意义重大。今年的进博会,不仅依旧体现出中国立足双循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际行动,更是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注入的“强心剂”。
 
  进博会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平台,也是施耐德电气与来自各行业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深化交流的平台。施耐德电气自第一届进博会开始就积极参加,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会。过去两年中,我们收获颇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的签约数量较第一届增加了近20%,今年有望增长50%以上。
 
  《中国经营报》:新冠肺炎疫情给你的企业带来了多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也发生在整个工商业上?
 
  尹正:我觉得至少带来三大变化:
 
  首先是进一步意识到数字化的价值。此次疫情导致线上需求激增,数字化能力成为企业维持业务韧性的关键,前期部署了数字化的企业都较好抵御了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甚至转危为机,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因为数字化不仅能实现远程运维,还能预测可能的风险并规,大大提高业务的韧性,增强抵御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数字化能通过数据打通提升企业的效率,并通过协同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是进一步意识到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疫情的确带来了很大冲击,许多企业会因此重新思考如何设计供应链,让供应链反应更快、韧性更强。而在产业生态链中,一个企业能否复工,取决于自己的供应链是否复工。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30多年,秉持着“多元本土化”的发展战略,而供应链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合作伙伴本土化正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大增强了供应链韧性,使我们在今年2月实现了快速复工复产。
 
  此外还进一步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疫情发生之前,应对气候变化就已经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也反映了人和自然关系的失衡。疫后复苏和经济发展必须是绿色的,这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中国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都将“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疫后经济复苏和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企业也需要实现有责任的增长。
 
  我想,对后两点的认知也进一步凸显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以数字化技术打造强韧的供应链,产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并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握机遇;同时,数字化能够提升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营报》:中国最先控制住了疫情,我们在采访中也注意到了一些产能重新回到中国的情况,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前景?
 
  尹正:施耐德电气看好中国市场,即使在今年疫情不确定情况下依旧在厦门、北京、西安等地追加研发和生产投资。
 
  第一,中国创新潜力巨大。中国市场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意识强烈。目前,中国已经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对我们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市场规模,更是我们创新的源泉。过去4年,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增加15%以上,今年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研发投资依旧在增加。
 
  第二,中国拥有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进入经济复苏阶段之后,全社会都在努力让经济回归正轨。这种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三,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前景广阔,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对抗不确定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数字化转型意愿越发强烈。中国政府对产业数字化大力推广,也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要求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施耐德电气作为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能为产业数字化添砖加瓦。
 
  第四,中国有非常优秀且丰富的人才资源,包括员工、合作伙伴,他们有创意、有抱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资源宝库。
 
  《中国经营报》:从数据来看,中国在科技型、研发型服务贸易领域吸引外商投资的增速明显加快,你如何看待这个数据的变化?你认为,未来中国是不是国际上研发、科技型企业的重要投资方向?为什么?
 
  尹正:中国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居多,创新容易商业化。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前景广阔,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加速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中国已经在全球研发占据重要一极,也已经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并且研发投资还在持续增长。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作为中国新的增长潜能,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各重点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加速,中国的创新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施耐德电气也将继续加强对研发领域的投入。
 
  不仅如此,数字经济基于场景而获得应用与发展,中国市场蓬勃快速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创新。
 
  近年来,中国不断出台法律法规,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法律形式的保障和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让施耐德电气更有信心在中国长期发展,并不断创新。
 
  《中国经营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十分强大,所以以往的研发都是政府或科研机构主导的,最近几年,企业主导的研发逐渐形成规模,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模式?施耐德电气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
 
  尹正:以企业和市场主导的创新和研发模式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偏向应用层面。政府和科研机构注重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基础。两者各有所长,产研协同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新科技的优势。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经验是:
 
  研发本土化,外企创新更需要为本土人才赋能。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通过赋能本地人才创新,帮助本地研发团队快速成长,逐渐成长为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从开始的国产化改进,到参与国际项目开发,再到中国原创,直至目前在部分产品线领导全球创新产品的开发,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惠世界”,从学习、成长到引领创新,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创新的发展。
 
  施耐德电气非常注重联合创新,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合作伙伴以及客户联合研发,扩大研发朋友圈。数字化时代需要朋友圈,数字经济时代融合创新趋势进一步凸显。数字化转型不要奢望一家企业来全部完成,需要携手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来实现。
 
  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创新的投入,快速提升团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和效率。不但支持中国标准和本地客户应用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上业务的发展,也使中国的创新能力贡献全球的业务发展。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中国在保护外商投资者合法权利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施耐德电气连续7年入选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请问你如何看待中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你认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建立一个良性的研发体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尹正:今年,施耐德电气凭借打击假冒注册商标产品案,连续第七年入选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这是对施耐德电气稳步推动保护知识产权的认可,彰显了施耐德电气保护正品、维护用户权益的决心。
 
  近年来,中国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政府的重视,都让外企对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抱有信心。
 
  知识产权对于鼓励创新、创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努力创新的动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激励创新、促进技术的发展。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我们才能拥有更多创新,开启更方便、更智能、更绿色的未来。
 
  《中国经营报》:你曾经提到,“朋友圈”是施耐德电气多元本土化的重要延伸,请问作为外资企业,如何处理好和本土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尹正:本土供应商一直是我们本土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耐德电气坚持本土化供应链,一直致力于与本土供应商携手发展:
 
  我们对供应商提供知识和管理赋能,以及帮助他们拓展市场。很多合作伙伴和施耐德电气一起走过二三十年,公司规模从小到大,产品从单一到形成完整产业链。比如,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施耐德电气的合作已经有20多年。我们不是简单地把津荣视为供应商,而是从培训、重点项目手把手扶持和技术支持层面,帮助津荣一路成长。近年来,津荣开始国际化发展,在施耐德电气帮助下在泰国建厂,进军东南亚与印度市场,并成为全球核心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中国最近制定了《出口管制法》,其中将涉及关键技术的数据、信息、技术方案等,都列入了管制范围,同时,将外国人接触获知等方面的行为,也列入管制范围,作为有大量外籍员工在中国区工作的企业,施耐德电气如何看待这一法律?如何做好合规工作?
 
  尹正:人才本土化是施耐德电气多元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得益于中国强势的发展以及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的决心,我们的本土化表现十分突出。约10年前,施耐德电气就有了第一位担任中国区CEO的中国人,目前中国区的管理层已经完全本土化,全部是中国人。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Yutime缘泰石油与西门子正式签约打造首座AI智能石化工厂

下一篇:2021年,中国将迎来工业互联网元年?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