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等,”张老师打断了小孙的话,说:“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电容器C1和C2的作用。
在图9-23中,CPU输出的是经过正弦脉宽调制的脉冲序列,而变频器的输出信号却是0~10V的直流电压。这就是电容器C1和C2进行滤波的结果,如图9-24所示。图(a)是频率较高时的情形,图(b)是频率较低时的情形。
2. CPU输出模拟量信号
有的CPU内部已经进行了D/A转换,直接输出与被测物理量成正比的模拟量电压信号,则其输出端首先由运算放大器A进行功率放大,如图9-25所示。如果变频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范围是0~5V,则电压跟随后,直接作为模拟量输出信号;如果变频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范围是0~10V,则电压跟随后,还需增加一级电压放大,把输出信号调整到所需要的范围。”
开关量输出电路
小孙说:“开关量输出电路比较简单,我能说清楚了。
变频器的开关量输出有两种情形: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我注意了一下,好像欧美变频器的开关量输出以继电器输出为主;而日本变频器的开关量输出较多地采用晶体管输出。今就两种输出电路分别说明如下:
1. 继电器输出
所谓继电器输出,是指变频器的输出信号是通过内部继电器的触点来反映变频器的运行状态的,其接线端子如图9-26(a)所示,当CPU有输出信号时,内部继电器KP得电。
因为变频器的输出电路的电压通常是24V的,而CPU的电源电压是5V的。所以,两者之间须有光耦合器隔离。当CPU有信号输出时,光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有电流,其光敏三极管的电流通入晶体管VT,并使之饱和导通,继电器KP得电,其触点动作:常闭触点(PB-PA)断开,常开触点(PB-PC)闭合,如图(b)所示。
2. 晶体管输出
所谓晶体管输出,是指变频器的运行情况是通过晶体管的状态来显示的,如图9-27(a)中之VT所示,当CPU有输出信号时,VT将饱和导通。
具体电路如图(b)所示,当CPU有信号输出时,光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有电流,其光敏三极管的电流通入晶体管VT,并使之饱和导通。这时,如果外电路有控制电路接入,该控制电路将因VT的导通而能够工作。
CPU的外围电路就这些了吧?”
张老师又拿出了CPU输出电路的实例,如图9-28所示,要小孙归纳。
小孙说:“这个比较简单。CPU的左上角是输出模拟量的电路;左中是继电器输出的电路;左下角是晶体管输出的电路。右上角是输出六个脉冲序列的电路。右下角则是显示屏的电路。”
张老师说:“显示电路是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你回去准备吧。”
―――――――――――――――――――――――――――――――――――――――
小 孙 的 笔 记
1.由CPU产生的SPWM脉冲序列信号的输出对象是IGBT的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模块对输入功率的要求不同,CPU输出的脉冲信号可以直接输出到驱动电路,也可以通过缓冲器后再输入到驱动电路。
2.在输出模拟量时,因为CPU的输出功率有限,所以,一般都需要通过电压跟随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再提供给所需电路。
3. 变频器的输出电路有两种情况:继电器输出和晶体管输出。
两种情况都必须首先通过光耦合器进行隔离和功率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