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飞絮也能做成电容器

发布日期:2013-05-27 作者:网络
     漫天飞的梧桐絮、柳絮也可以变成宝贝。南邮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上,该校材料学院的几位学生用“毛毛”做成了可以运用到电池电源上的超级电容器。这一成果被一科技公司相中,双方将联手进行深度开发。
 
    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张自强介绍,“毛毛”采集来以后,首先要和沙土分离,用盐酸去除杂质,再用氯化锌在“毛毛”的微米管上造孔,增加壁表面积,最后还要用氩气进行高温碳化处理。最后形成的活化“毛毛”是黑色的。他们将其涂在泡沫镍上,装在钮扣电池壳里,就可以做成超级电容器了。
 
    什么是超级电容器呢?指导老师、材料学院马延文介绍,和普通电容器使用铝片不同,超级电容器由多孔材料做成,面积大,性能高,可以瞬间产生很大功率。比如电动汽车在点火、爬坡时,都需要瞬间的动力,这时超级电容器能发挥很大作用。超级电容器还可以用作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比如移动设备里装上它,待机时间就可以增加两三倍,相当于备用电池。
 
    马延文说,目前的超级电容器主要是由椰壳、稻壳、竹炭等生物材料做成,内部结构都是球状孔。而梧桐絮的微结构是中空的长管状,壁表面积更大,导电性能更好,做成超级电容器也更“强大”。他介绍,发现杨絮、梧桐絮的“好处”非常偶然,“有次坐车,一团梧桐絮飞到我身上,就产生了灵感。”
 
    南邮学生的这项成果被上海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相中。该公司副总裁梁铮说,大学生思维很活跃,这项成果“变废为宝”,可以降低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成本,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已经和南邮学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企业将在资金、场地、设备、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将其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等14个项目在科博会签约共计142.5亿元

下一篇:汽车制造业人力成本飙 升推动自动化进程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