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颐和园文昌院景区内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颐和园的遗产保护向科学化、数字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了解,颐和园的遗产预防性保护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研究进而指导实际的保护工作,通过多学科融合及多技术应用,构建基于空间信息、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遗产监测实时自动化系统和数字管理平台,实现对颐和园的全面监测、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应急指挥、持续保护。
颐和园从2009年就着手为遗产监测进行古建筑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利用先进的电子测绘、三维扫描等科学技术,将古建筑的基础信息精确度提升至毫米,并囊括了建筑的每一构件。
据介绍,遗产监测中心利用古建筑三维数据,运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为颐和园的每座古建筑量身打造一座数字化力学模型,通过计算与力学分析计算出建筑承载的关键点位,并对极端风力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
颐和园于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占地面积300.8公顷,由山、湖、河、堤、岛和各类古建筑组成,现有古建筑3666间,总建筑面积7.3万余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多棵,园藏文物近4万件。
据颐和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后将对颐和园的每一个“细胞”负责,大到山形水系、周边环境、天际轮廓线,小到古建的瓦片、彩画纹样、遗址,古树周边的小草,昆明湖中的水体甚至土壤中微生物都将成为监测的对象,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列入保护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