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就提出了大力发展风电的计划和目标,发展至今,风电已成欧洲最廉价发电模式。欧洲在海上风电行业涉入较早,开发经验丰富,具有先进的工程装备技术和成功的行业发展模式。中欧海上风电开发**的差异就是海上风电数据的获得和前期测量设备的步署。历史数据、历史安装运行经验、气象水文地理等数据对于投资决策和后评估至关重要,欧洲有丰富的数据获取和应用经验。
在海上风电项目前期,通过各种测试设备和大量数据来进行风场的定义。采用欧洲最知名的哥白尼卫星获得包括风、土壤以及海洋洋流数据在内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结合测量设备,可以很早就获得未来规划风场的信息,并且通过度电成本分析判断什么样的机型最适合这样的风电场。
此外,欧洲国家在开发海上风电上非常有耐心和计划。以丹麦政府为例,20年前就致力于清洁能源风电为基础的基本国策,至少以五年计划为周期来规划风电,政府出面主导投标竞价,建立了一整套更细致的系统开发计划。这些清晰的开发计划都明确了开发容量、位置和时间。明确的计划让整个海上风电生态系统,包手开发商、主机厂、配件厂,以及整个港口区域都可以针对性地去做相应的规划,然后按照节奏去开发。虽然开发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是效率非常高,没有浪费。
海上风电到今年年底补贴即将结束,中国海上风电要实现平价,还面临成本和技术的巨大挑战。随着海上风机向大型化发展,未来叶片可能会突破150米,主轴承可能会突破5米,变频技术将会突破20MW,这些关键部件的技术、材料甚至是基础理论是否可以突破,将直接影响海上风电的成本和进程。
中国海上风电要在理性规划、有序管理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学习欧洲同行的有效经验,稳步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走向平价。海上风电平价之路,首当其冲要解决好轻量化的挑战,轻量化是风机降本的关键。近几年,业界在机舱、塔筒、叶片、升压站等方面的减重探索很多,成本下降很快,但有些还比较粗放,认知边界还在摸索中。其次,柔性直流技术、尾流技术、控制技术、工程工艺等也要持续创新,走中国特色道路。欧洲对于海上风电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当下,应该更多从产业链携手合作发展、技术创新角度,推动产业理性稳步走向平价。众城卓越一直就致力于风电控制系统的国产化,近十年来在陆上风电项目中已取得斐然的成绩,在进入环境更为严苛的海上风电后,依然凭借多年的研发积累快速推出适合海上使用的大MW变桨电机。
海上风电机组国产化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带来系统效率提升。中国海上风电硬件发展很快,软实力需要加强。硬件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展越来越快,主要部件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等技术进步快,创新能力强。
海上风电平价是风电界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海上风电平价,意味着全世界大部分海域可以开发风电,将会对全球海上风电带来革命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