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我国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获评国际领先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新华网作者:网络
 5月8日,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项目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组织的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技术鉴定会

该项目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及能源转型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发电过程控制系统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研究,以“自主可控—主动防御—智能决策”为总体思路,构建了新型智能发电体系架构,成功研制了自主可控的成套装备。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相关成果已在多个发电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推动了发电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升级,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发电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智能检测系统

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电站自动控制核心的分散控制系统(DCS)长期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开展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研制,既是发电核心控制领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的关键,更是实现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应用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的国家能源集团布连电厂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点专项等项目支持下,项目团队历经十余年,通过联合攻关与自主研发,首创了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安全防御体系,攻克了智能发电成套控制算法与优化决策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力生产控制区内数据、算法、算力的高效组织调度和弹性扩展,实时数据存储规模提升10倍以上,提升检索速率20倍以上,可支持不少于35种发电智能计算、65种数据分析和20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突破了传统的被动边界防护模式,内生免疫功能资源占用≤5%,纵深防护延迟时间减少50%;首次实现了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全程近零操作运行,运行人员操作次数降低90%以上,达到了少人干预的运行新目标。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300余台机组成功投运,控制对象涵盖火电、水电、核电及新能源等不同场景。典型案例包括定州600MW机组和小湾水电站700MW机组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非代工类半导体厂商全球销售份额降至3.9%

下一篇:电力电子中的“摩尔定律”(1)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