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嘉定南翔镇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也是先啃“硬骨头”,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伺服和软件系统,技术自主化率超过整机价值的60%。
关键核心技术
如何突破瓶颈?
产业链供应链
如何自主可控?
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上海
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年内关联产业规模
要达到1000亿元
“话匣子”就此展开调研采访
探究这一产业“核爆点”
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
并称为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海外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今这一局面正被逐步扭转力克、新时达等一批上海企业埋头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并以点带链努力营造自主可控的国产机器人产业生态
坐落在上海嘉定南翔镇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也是先啃“硬骨头”,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伺服和软件系统,技术自主化率超过整机价值的60%。经过十年长周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2020年他们在嘉定区马陆镇建成上海首个投产的“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工厂,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只有9个人。
上海新时达电气董事长助理张镇奎指着生产线上不知疲倦的一台搬运机器人说:“有机器的高阶动力学算法之后,它能从原来650包提升到1200包每小时,设备不变,性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和国际保持在相同水准上面。”
作为链主企业,新时达去年开始在市经信委的指导下,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共同打造“全长三角造”机器人。
张镇奎介绍,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用江苏的、壳体用安徽的,大家携手并进,共生共赢。“我们会获取更多的订单,给这些产业链的企业,把量给它,营业额原来比如是做1个亿的,我们现在给它5个亿的订单。量足够大的时候,它也便于设备更高效地运行,成本就被稀释了,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
要做“发光发热”的事
在采访中看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我的内心那一瞬间有些感动,想到了这句话“因为淋过雨,所以会给别人撑伞”。
诚然,现在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在企业的产品线里,还走不进高端系列,量也不大,而且还没有人们想象的便宜,甚至要更贵一些。但先解决有没有,再努力变得更好。就像一个钟表,大大小小的齿轮组合起来,不断磨合改进,才能越来越顺畅和精准。这里面,上海的链主企业是核心位置的主动轮,政府产业部门进行引导和支持,算的都不是眼前的经济账。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整个机器人产业生态才能更加自主可控。
记者在一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就听到,有国际机器人大牌,去年发货一度有所延迟,因为供应链受到了乌克兰危机的影响。由此,他们给国产品牌以更多的关注,从这个角度而言,“全长三角造”机器人正是稳链、补链、强链的生动实践。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没有捷径可走,但可以努力扫除路上的障碍,为企业降阻增能。在市经信委采访,记者听到一句话,上海就是要做发光发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