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间,华润微公布2022年三季报,凭借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高,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14.14%,这也使得公司取得自上市以来连续11个季度营收净利持续增长的佳绩。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功率半导体龙头地位得到巩固
据华润微报告显示,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19年至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83亿元、5.66亿元、7.13亿元,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57%。2022年前三季度,华润微投入研发的金额约6.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3%。
凭借良好的研发投入,2022年以来,公司新增知识产权207个,其中发明专利145个,实用新型51个,软件著作权4个,其他专利7个;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润微已获得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2,385项。
此外,华润微高度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润微共拥有3,892名研发技术人员,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为40.1%,较上年末增长11.6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均在半导体领域耕耘数十年,在不同的技术方向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并对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才储备保证了华润微在市场敏锐度和科研水平,确保了公司的产品迭代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亦能满足客户终端产品的创新需求。
氮化镓(GaN)系列化最新产品发布,高端应用领域布局值得关注
凭借IDM全产业模式优势和在功率器件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华润微开展第三代半导体中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功率器件研发。自2020年华润微向市场发布第一代SiC工业级肖特基二极管(1200V、650V)系列产品以来,公司相继推出第二代碳化硅二极管1200V/650V平台,目前第三代碳化硅二极管的平台开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公司在GaN方面也在积极利用现有的全产业链优势,从衬底材料、器件设计、制造工艺,封装工艺全方位开展硅基氮化镓的研发工作,GaN 650V/900V系列化最新产品也于今年9月正式发布。
根据Yole数据显示,2021年SiC功率器件应用市场规模约9.3亿美元,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庞大的需求驱动,以及光伏风电和充电桩等领域对于效率和功耗要求提升的影响,预计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预计2018-2027年的复合增速接近40%。华润微在第三代半导体的优先布局,将为后续市占率的提升占据先机。
除第三代半导体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也备受行业的关注。由于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传感器与制动集成电路数量远高于传统汽车,其半导体价值将达到传统汽车的两倍,同时功率半导体用量比例也从20%提升到近50%,这也成为各大功率半导体企业的发展重点。
近年来,华润微积极切入工控类和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积极拓展工控和汽车电子产品销售,调研工控和汽车电子市场与客户需求,聚焦汽车车载、车身电机控制器,以及UPS、伺服驱动、电焊机等汽车工控领域,有序推进新品立项开发,客户送样与量产供应。目前已实现业务及产品结构化调整,车规应用进入头部客户。
在智能功率模块封装产品方面,华润微目前处于满产状态,客户需求持续增加。华润微称,在收购杰群电子后,公司陆续导入更多的汽车电子客户,提升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微在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同时,还开拓了新能源光伏市场。目前公司已启动对光伏系统中光伏逆变器、光伏接线盒和储能电池的初步研发工作,IGBT产品已进入国内逆变器头部企业。同时,随着IGBT产品系列化的健全,公司已启动风电IGBT的开发工作。
正如华润微此前在交流会上表示,集成电路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今年以来,行业已从整体紧缺转变为结构性紧缺,而功率半导体相对半导体行业整体周期性较弱。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的产品结构优化、两江三地布局等举措迎合了市场需求,目前已初具成效,公司12吋产线也将于年底建成通线。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找汽车电子、新能源、物联网等发展前景广阔的下游应用领域的机会,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营能力,谋求产业资源的有效协同,不断探索创新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