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英飞凌:我们不仅走进来,也要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次数:5059 来源:与非网作者:网络
   2015年对于半导体领域来说是一个变化很大的一年,发生了多起并购,也因此产生了几个体量巨大的半导体公司,很多人预测半导体领域已经进入增长平稳期,也有调研机构下调了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增长预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不乏有些公司看准发展机会逆势而上,德国公司英飞凌公司就以出色的业绩站在了这样的行列之中。

  收购国际整流器,营收逆势增长

  据英飞凌2015年的财报显示,相比2014财年,英飞凌2015年的营收增长了34%,高达58亿欧元。同时运营利润增长45%,达8.97亿欧元,实现了15.5%的运营利润率,比2014财年提高1.1%。在中国市场,英飞凌实现了13亿欧元的突破(包括国际整流器的贡献)。

  如此之高的增长来自哪些领域?英飞凌新任总裁兼执行董事苏华介绍,“英飞凌有四大事业部:汽车电子、工业功率控制、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智能卡与安全,2015年均实现了营收的增长。其中汽车电子营收增长20%,达23.51亿欧元,利润达3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12.8%;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的营收增长24%,达9.71亿欧元,事业部利润达1.22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12.6%;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的营收为17.94亿欧元,同比增长69%。利润为3.52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19.6%;智能卡与安全事业部的营收实现了35%的大幅纯有机增长,达到6.66亿欧元,利润为1.21亿欧元,运营利润率为18.2%。”

  在这四大领域中,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的增长高达69%,业绩尤为突出。苏华解释,“这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看准时机收购了国际整流器公司,其70%的营收归入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二是人们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趋势在整个通信产业链上为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创造了机会。从移动基础设施来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在全球各地的推出,尤其是在中国,大大拉动了市场对基站射频功率晶体管的需求。”

  助力中国企业国际化,实现与本土共赢

  英飞凌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二十年中,英飞凌在本土的进行了大规模布局和投资,在国内12个城市设立了办公地点、3个工厂、3个研发中心、1个物流中心,目前有近2000名员工。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访德国时,专程前往慕尼黑英飞凌总部,就两国在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的议题与英飞凌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对英飞凌在中国的贡献给予了肯定。

  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为了回报中国市场,英飞凌制订了“与中国共赢”的战略计划。苏华表示,“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实施:第一,作为德国工业4.0的创始成员之一,英飞凌助力’中国制造202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飞凌提出了颇具创新性的三角商业模式。一方面,通过接待本土制造企业参观无锡的智能工厂,将成功的经验分享给本土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与生产系统集成商合作,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咨询与实施服务,帮助本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第二,帮助本土客户走向世界。在中国本土,我们提供给客户业内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提高客户的全球竞争力。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整套服务项目,包括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部、运营部等全面涵盖公司价值链上的各个业务活动,与中国客户分享我们全球的最佳实践经验。第三,持续关注和支持中国的新兴行业。在物联网平台和技术的支持下,许多行业都正向智能化升级,新兴行业和机遇正不断涌现。而网络安全是新兴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主席2015年12月在第十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再度强调了要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这与我们的中国战略不谋而合,我们将凭借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以及安全芯片的全球领导地位和技术,为新兴行业的智能化、高能效和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第四,搭建本土生态圈。我们从2010年开始搭建本土生态圈。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我们作为半导体厂商和零部件厂商联系,零部件厂商再寻找系统供应商,然后系统供应商再找到终端客户。另一方面,独立的科研机构也会和各个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点对点的沟通。而新型的商业合作模式是由英飞凌搭建一个平台,使终端客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政府、协会、科协机构等都在这一平台上交流,互相分享新技术,共同推进研发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搭建本土生态圈,继续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

  在中国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大潮下,国际及国内半导体公司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好时机,但是只有自身的发展还不够,帮助本土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会助力自身市场范围的扩大,英飞凌在起步,相信还有更多国际厂商会加入进来。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