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新国产冲击国际垄断 赛晶首发自研IGBT按下“破冰”加速键

发布日期:2020-09-29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林坚、记者陈锋
   9月28日,赛晶电力电子(580.HK)首发自主研发的国产IGBT芯片及模块产品。该公司产品应用涵盖600V至1700V的中低压领域,面向电动汽车、光伏风电、工业变频等市场。
 
  近年来,在光伏、风电产业链已趋向整体国产化的背景下,核心部件IGBT却仍依赖进口。尽管政策与企业共同发力,国内IGBT市场向好,但IGBT市场依旧供不应求。
 
  赛晶电力电子首发产品引起新能源发电产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多位新能源发电领域龙头企业的研发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普遍看好赛晶电力电子的首发产品。不仅因为产业对于国产IGBT的需求确实迫切,还更看重赛晶引入的世界一流的技术团队。
 
  赛晶供货市场“解渴”
 
  9月28日,赛晶电力电子向社会发布首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IGBT是1200V的芯片及模块产品。该公司将陆续推出600V至1700V的中低压领域产品,目标市场为电动汽车、光伏风电、工业变频等市场。
 
  IGBT被看作是光伏风电产业核心部件变流器、逆变器的“心脏”。赛晶电力电子董事会主席项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首发产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新能源发电领域。
 
  多家新能源发电领域龙头企业的研发负责人对该产品表示看好。台达储能事业部研发主管陆岩松向本报记者表示,赛晶电力电子的产品定位合理,研发步子迈得比较结实。“预计今年年底,我们企业就有机会使用到它们最新的产品。”
 
  远景能源变流器电气总监温进也表示,“赛晶掌握一些IGBT的核心技术。当产品实现量产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今、明两年,新能源供应链上下游IGBT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
 
  产品备受期待,在项颉看来是由于公司拥有近20年的功率半导体行业积淀,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和深厚的客户积累,为赛晶迅速取得打开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研发团队大多来自ABB半导体或顶尖企业的人才,对IGBT有很深理解与丰富经验。并且,我们行业用户集中且稳定。”
 
  IGBT,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被视为电力领域的“CPU”,是具有驱动功率小与饱和压降低等优点的半导体功率器件。
 
  4年前,赛晶电力电子开始布局IGBT,今年6月生产基地落地浙江嘉兴。该项目规划建设2条IGBT芯片背面工艺生产线、5条IGBT模块封装测试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达200万件IGBT模块产品。
 
  项颉向记者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厂房建设完成,2021年一季度第一条生产线试生产、第二条生产线投资启动,预计未来3至5年完成全部生产线建设。“一旦公司产品批量供货,项目产能释放,就会迅速帮助市场与企业解决缺货问题,缓解供需失衡的现状。”
 
  此前8月,赛晶电力电子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目前在港股上市,但有计划单独拆分IGBT业务,并争取在2023年回到A股上市。
 
  据官网显示,赛晶电力电子是世界范围内电力电子技术创新研发的领先企业,拥有“功率半导体及配套器件技术”和“新兴电力技术”两大业务集群,在30余个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以及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工业电控等领域系主要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6.8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9.6%,扣非后净利润达0.77亿元,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52.5%。
 
  进口依赖短期难动摇
 
  赛晶电力电子国产IGBT备受新能源发电产业关注背后,反映的是该产业对IGBT国产替代的“渴望”。
 
  据业界人士介绍,逆变器,变流器以及其它光伏、风电技术装置均离不开IGBT器件,近年来,虽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迈向国际前沿,产业链整体国产化,但其核心功率器件IGBT仍是依赖进口,依存度达90%。
 
  “大概在十五年前,国内几乎没有自主生产变流器的厂商,产品往往都从瑞士、芬兰等国进口,变流器所使用的IGBT更不可能是国产的了。尽管后来变流器开始国产化,但核心器件IGBT仍是以进口为主,以德国、日本居多。”国内某风电行业龙头企业研发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洪伟也对记者表示,“从整个光伏发电产业来看,中国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光伏可以算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但是在核心的电流转换器上,功率器件仍以进口为主。”
 
  近期,关于“十四五”规划可能加大光伏风电投入的消息,频频刺激市场。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需求稳步增长,2020年全球风力、光伏发电IGBT配套需求预计分别为10.8、15.1亿元,中国市场需求分别为5.2、12.1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风力、光伏发电IGBT自增需求,累计将分别达167、404亿元。
 
  针对早前IGBT国产化进程缓慢,在前文所述的某风电行业龙头研发负责人看来,还与该产业的特性有关。“IGBT并非一个暴利行业,它属于投资风险大、回报率相对较小的产业。以至于它没有办法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
 
  赛晶电力电子董事会主席项颉坦言,在低电压、小功率、技术难度和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国内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模块封装企业进步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特别是对IGBT模块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IGBT芯片,国内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
 
  周洪伟也指出,IGBT应用领域强调安全性与品质保证,市场份额领先的海外龙头优势地位短期内较难动摇。
 
  国产替代正在“破冰”
 
  对外依存度达90%的国内市场,IGBT国产化替代正在“破冰”。
 
  “我们企业使用国外的IGBT还是居多,因为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种类太少,但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改善、进步许多,前些年基本就是空白,现在已经算‘破冰’了。”台达储能事业部研发主管陆岩松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天津瑞能电气技术部经理陈海彬分析,推动国内IGBT国产替代加速主要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原因。“在风电领域,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冠肺炎、国际博弈影响国际厂商的供货,催发国内IGBT产业迎来转折点。从内部环境来看,主要以政策为驱动的风电产业,随着政策调整,对于国产IGBT的呼声愈发高涨。在风电装置的成本构成内,功率器件附加值最高,IGBT国产化有利于风电产业成本最优化。”记者了解到,就大型设备而言,IGBT占整个生产成本的17%至20%。
 
  除在成本上有优势,在远景能源变流器电气总监温进看来,国产IGBT还具有定制化的独到优势。“国际厂商提供的是通用技术,特点是标准化,并不专门针对某个行业,无法满足特定需求。国内厂商随着在IGBT的深耕,拥有长期积累与自己的市场判断,可以根据应用企业特定的使用场景做优化调整,或定制研发,形成最优的产品方案。譬如,一些风电项目有的时候会面临紧急交付的情况,若过度依赖外部企业,就容易出现项目卡顿的情况发生。器件厂商自主研发,或与应用企业联合研发的IGBT产品就可以减少该现象的发生。”
 
  “在我看来,如果国产IGBT占比能达到三成或是两成,市场的格局就会平衡。”陆岩松指出,按照当前国家的重视程度与资本市场、实业企业家的投入,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国内IGBT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推动我国IGBT国产化进程已是各方众志,但要如何推动,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温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国家的引导下,厂商推出新产品,企业加以应用并反馈,厂商再进一步优化,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推动功率半导体的发展,才能实现质的飞升与跨越。”
 
  针对目前IGBT国产化道路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难点,陈海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风电行业来讲,国产IGBT发展需要一个培养期。不能等到国产产品成熟了,我们才开始使用它,否则不利于国产IGBT的成长。我喜欢用‘储备’这个字眼,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链来说,目前国内外市场企业以‘半竞争’为特点,并没有恶劣到必须靠自主研发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可以储备、扶持国产IGBT。等它发展起来之后,实现自由竞争。”据陈海彬透露,天津瑞能也会做一些IGBT的布局。
 
  展望国产IGBT的行业未来,周洪伟向记者表示,目前的进展是可喜的,“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许多厂商正在研发IGBT,而且有许多产业链终端用户也在支持国产IGBT产品。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下游用户,都在推动IGBT国产替代进程。”
 
  在陈海彬看来,他觉得未来IGBT的市场活力需要进一步得到释放,竞争格局需要更加丰富多元。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赛晶电力电子发布首款自研IGBT芯片及模块产品

下一篇:工控王者又有大动作!但这次有硬骨头难啃!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