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带领美国正式退出“旨在通过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来限制全球变暖的巴黎气候协议”,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而在中国国内一家美资背景的包装集团却8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企业担负的环保责任。
国际济丰包装集团,自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碳中和”包装企业后,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持续对旗下工厂的碳排放进行核查,8年累计完成244525吨的”碳中和”目标,此举在整个中国包装行业可谓独树一帜!据小编所知,这也是唯一一家国内自愿加入碳中和计划的包装企业!
国际济丰包装集团“碳中和”证书颁发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
2017年6月30日上午10点,国际济丰包装集团与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见证下举行CCER”碳中和”证书颁发仪式。国际济丰包装集团郑显俊总裁、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朱文义副总经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发总监李瑾、励展博览集团、美印、华凝等多家媒体代表出席该仪式。
国际济丰包装集团碳中和颁证仪式
国际济丰包装集团总裁郑显俊先生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文义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发总监李瑾
2017年,国际济丰包装集团持续贯彻节能减排的目标,通过深圳华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对旗下九家工厂(青岛济丰、浙江济丰、南京济丰、苏州济丰、天津济丰、大连济丰、沈阳济丰、江苏济丰、常熟济丰)2015年至2016年两年期间的碳排放进行核查,通过向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购买甘肃麒麟寺111MW水电站项目,抵消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73102吨碳排放,完成2015年至2016年”碳中和”目标。
自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碳中和”包装企业,国际济丰包装集团每年聘请独立中介机构对下属各厂经营活动中的碳足迹进行排测,累计至2017年,已经通过技术及管理手段降低碳排放量之余,自愿通过国内外的碳汇交易平台购得减排量244525吨,实现”碳中和”目标,每年经费投入高达数百万!
什么是“碳中和”项目?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人们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通过统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计算其抵消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济丰集团与“碳中和”
作为绿色环保包装的先行者之一,国际济丰包装集团在江苏建有业界领先的包装研发和测试中心,在碳中和项目之前,已经在以纸代木、环保包装设计流程的研究和应用上卓有建树。据国际济丰包装集团郑显俊总裁介绍,“碳中和”的想法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目睹了造纸企业大量的污水排放甚为触目惊心,这也成为郑总推行“碳中和”的源泉。自“碳中和”推行以来,济丰集团坚持数年如一日,秉持着“使用者付费”的态度,以高额的投资运行着这一项目,除了现有的9大基地之外,在未来将要投产的2-3个新厂里也将推行“碳中和”。
济丰 “碳中和”姿势解锁,节能减排我们可以这样做: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是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推行“碳中和”不仅仅是单一渠道的架构,全过程的把控与日常生活的身体力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济丰坚持将“碳中和”理念持续推进及生产的员工生活的各个过程,以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
Ø 下属多个工厂建立并通过了ISO14000管理体系对环境进行统一的、体系化的管理;
Ø 大量采购并使用再生木浆生产的箱板纸,设计生产纸栈板,以纸代木;
Ø 对废水处理设施、设备及处理过程实行专业化管理,确保处理结果及废水的排放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Ø 通过视频会议减少差旅飞行;
Ø 购买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电力”、“碳抵免额”等以减少碳排放量;
······
“任何企业都应该为自己的污染行为买单,这是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不应该成为一项额外的支出。希望各行各业都自觉肩负起自身的企业意识与使命,我们期待着瓦楞包装领域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我们,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郑总说道。事实上,在推行“碳中和”的道路上,济丰并不是踽踽独行,国际众多企业已加入其中,将“碳中和”的理念融入企业生产,共同发挥企业合力,实现“绿色经济”,还原自然生态。瞧,一大波“碳中和”标志的包装纸箱已经出现在市场上······
众所周知,中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如果每家企业都能向国际济丰包装集团这样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相信中国的环境必将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