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当前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着重要的转变,如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向按市场或客户要求柔性生产转变,设计和控制系统各自独立向设计和控制系统集成一体转变,以作为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以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广东拓斯达为例,通过中央供料系统、机械手、在注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无人化工厂”和“无灯化车间”,生产转变,制造工厂对质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得到不断提高,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转变将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把传统的制造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向“智慧工厂”转型。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制约我国智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主要侧重智能制造技术追踪和技术引进,而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匮乏;控制系统、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薄弱,技术体系不够完整;先进材料、堆积制造等前沿领域发展滞后。
二是智能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缺失。目前我国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但智能制造的总体发展战略依然尚待明确,技术路线图还不清晰,国家层面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协调和管理尚待完善。
三是高端制造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目前我国90%的工业机器人、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核电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严重依赖进口。
四是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智能制造技术未取得实质突破。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都在积极开展3D打印技术的研发,并推出新型材料或新型工艺,但我国3D打印机还主要停留在设计和样机开发阶段,尚没有一款具有国际水平的3D打印机推向市场。
五是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及核心基础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构成智能制造装备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许多重要装备和制造过程尚未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制造技术;几乎所有高端装备的核心控制技术都(包括软件和硬件)严重依赖进口。
六是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突出。我国制造业的“两化”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低端CAD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得到很好普及,但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计划软件、电子商务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
从自动化到智动化,虽然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仍任重而道远,但毫无疑问,随着世界经济迅速的发展与成长,智能化制造工厂将给所有产业带来转型与冲击,也将引领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前进与革新,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来说已是必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