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报告主题: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报 告 人:Dr. Leo Lorenz
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顾问
报告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急需绿色电力电子解决方案,例如能源效率,电子移动应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功率半导体器件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一项技术。新一代功率器件的主要电气改进是靠总的硅利用率(垂直和水平器件优化)。这些新型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都得益于先进的芯片接口和封装技术。目前,面向超高效率和超高功率密度的宽禁带器件正在发展中。然而应用工程师面临着的如何处理所有寄生效应,热管理和电路设计等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挑战。此次报告中将展示包括宽禁带器件在内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趋势,并且会针对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新的器件结构将会被重点介绍,并且会介绍对于电气和热性能的影响。另外将会对硅基器件和宽禁带器件进行对比。
报告人简介:LEO LORENZ博士于1976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目前在慕尼黑英飞凌科技公司担任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顾问。1988至1998年,他在西门子担任高级主管,主要负责功率半导体元件在汽车和工业中的应用。1998至2012年,他是公司在慕尼黑、新加坡与上海的全部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和概念工程的高级负责人。在该领域,他曾发表超过400篇高被引用率的期刊和会议论文,并且已经拥有超过40项专利。他有超过50次在高级别峰会和会议进行主题演讲的经历。除了他在工业领域的工作之外,他还是德国乃至世界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在大学里不仅担任功率半导体技术方面课程的讲师,并且指导20多位博士生。
LORENZ博士是ECPE(欧洲电力电子中心)的创始人,自2003年组织成立以来一直担任主席。他还是多个会议的创始人,例如集成电力系统会议(CIPS),欧洲电力电子会议(EPE),亚洲电力电子展(PCIM Asia),功率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国际研讨会(ISPSD)等。他曾担任多个会议的大会主席,例如集成电力系统会议(2005-),欧洲电力电子会议(2005),功率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国际研讨会(1997),亚洲电力电子展(2001-),并且是这些会议的咨询委员会成员。LORENZ博士多次获得IEEE会议优秀论文奖。在1996、1998和1999三个年度获得西门子创新奖,2002年获得德国工业协会创新奖。
除此之外,他还多次获得高水平IEEE奖项,例如,IEEE-ISPSD杰出贡献奖(2010,日本),IEEE- Gerald Kliman创新奖(2011,美国),IEEE -威廉·E·纽厄尔电力电子奖(2012,美国)。
自2003年以来,他成为了多所大学的杰出讲师。2006年,他被评为IEEE Fellow。2005年,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LORENZ博士是多个研究机构咨询委员会成员,例如,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罗伯特o博世中心,电力电子可靠性研究中心(CORPE,丹麦)等,除了这些他还是政府组织和融资计划的技术顾问和评审者。
4.报告主题:电气弹簧--智能电网的新技术
报 告 人:Ron Hui 教授
香港大学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主席
报告摘要:电力公司现在采用的电力控制模式是以集中、单向的方式,从而达到"发电量跟踪负载需求"的目的。随着分布式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力公司再也不能准确地预测出实时发电量了。2013年2月,夏威夷的停电事件就是在风力发电达到总发电量17%的情况下发生的。风能和太阳能的这种不连续性是维持系统稳定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想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就需要一个"负载需求跟踪发电量"的全新控制模式。
电气弹簧是机械弹簧的电气版,它有潜力为实现新的智能电网控制模式提供所需的功能。这次专题演讲将介绍电气弹簧的新特性,包括稳定总输电线电压、减少能源存储,和提升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网电能质量。可以展望,在风能和太阳能大量应用的条件下,电气弹簧将成为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一个新的智能电网技术。
报告人简介:Ron Hui教授在伦敦帝国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他是香港大学电气工程的Wilson Wong Philip Wong Endowed Chair的和电力电子学教授。自2010年以来,他兼任伦敦帝国学院电力电子学的讲座教授。
Hui教授发表过电力电子学相关的160多篇期刊论文,拥有55项被行业认可并使用的专利。他近期的研究课题有:无线电力传输,LED系统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他发明的无线充电平台技术,为具有自由定位和区域充电特性的世界第一项无线充电标准"Qi"打下关键的基础。他还是电气弹簧的发明者之一。他是IEEE Fellow和IET Fellow。2010年,他以在电力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 IEEE Rudolf Chope 研发奖和IET克朗普顿奖章。他还是澳大利亚技术与工程科学院的院士。
更多大会报告内容将在会议网站随时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