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8系列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超出预期,霍尼韦尔准备在今年10月将该产品推向印度市场,并期待同样获得成功。不过,戴克澜也表示,霍尼韦尔不会仅仅以数字作为评定成功的标准;客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更具有竞争力,才是检验成功与否的最有力证明。
另外,今年霍尼韦尔还准备推出8系列的第二代。围绕公司“东方服务于东方”和“东方服务于西方”的经营理念,戴克澜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和中国十分类似,在中国设计的产品可以更加贴近他们的需求。因此,以后在中国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还会销往同类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俄罗斯、印度等。
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客户推介新品,并进一步在中国拓展市场,霍尼韦尔上海总部还成立了科技体验中心,免费对外开放。通过单元化的集成,体验中心将公司产品进行了形象化的介绍,从航空航天领域,到楼宇、家居自动化,以及工业防护等。体验中心从早上10点开始接待观众,一直到下午5点。记者作为当天体验中心的首批参观者,活动结束后即遇到了后续的观众。讲解员解释说,体验中心开放以来一直十分忙碌,几乎每天的接待日程都会排满。
中国团队首次独立研发
和以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品不同,8系列产品是以中国、印度的研发团队为主开发,并在中国生产的。
关于8系列的具体研发过程,霍尼韦尔综合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过程控制部技术总监刘期彬介绍说,这个产品只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发出来,并成功地推向市场,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要素。第一,这款产品的团队,首先由国内工业控制方面的顶级专家组成,具有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次,虽然这款产品首次由中国团队担纲,但总部以及全球研发平台在研发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总部的技术负责人亲自负责这个项目,同时总部的工程师们都对这个项目提出建议,并进行监控。另外,国内的研发团队在选择项目时,出于首期成本的考虑,一般不会完全开启一个全新产品的研发,同时霍尼韦尔的现有产品中,许多也很有实用性。因此当时针对中国客户的需求,在公司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重新开发了8系列。
“东方服务于东方”,以及“做东方式的竞争者”,是戴克澜在谈到中国市场时必然要强调的概念。这次的8系列产品,也再次被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应用。刘期彬表示,中国团队在倾听本土客户的声音时发现,中国客户希望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一些,并去除他们不需要的功能。刘期彬解释说,由于这个系统在国外使用时,往往是壳牌等大型企业使用。一方面那些工厂的设置要复杂得多,另一方面他们的操作员也相对成熟一些。而中国的中小型化工厂,确实用不着那么繁复的操作系统,因此霍尼韦尔决定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运用“东方服务于东方”的理念,重新开发一款产品。
“总部通过8系列的开发,已经认识到中国团队的实力,所以今年进行的第二次研发,基本由本土工程师全面负责”,刘期彬告诉记者,其实在首期研发时,中国团队就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不过当时鉴于时间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运用,现在进行二次开发,可以重新考虑将这些建议予以实施。
戴克澜对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的研发,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他表示,霍尼韦尔全球每年新开展的研发项目大概是150个,由于研发人员有限,每年都会对研发项目进行评级排序,优先研发那些更有价值、更为紧急的项目。2010年以后,总部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提高了对中国产品研发的排序等级。而这次8系列交由中国团队独立运作,确实是一个突破,表明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