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已经在硅谷成立了全新的GE软件中心。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它们与谷歌、甲骨文这样的传统软件巨头一起,争夺着顶尖的软件工程师。它们计划把软件研发人员的数量增加到600人,并且在2015年之前为这个中心投资10亿美元。
这都是GE为布局“工业互联网”所做的雄心勃勃的计划。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对此有一个阐述: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
GE最早产生“工业互联网”的想法是在几年前的金融危机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的增加,GE的工业客户开始将更多注意力从提高生产力转向了提高利润率。
GE全球软件中心负责人、高级副总裁Bill Ruh是思科的一名前高管,他在18个月前加入GE,实际上也是GE软件中心的第一名员工。目前这个软件中心已经集合了350名研发人员,并且将在全球20个软件人才集中的地区设立类似的中心。软件中心将作为GE研发中心的一部分,和GE旗下每一个事业集团密切合作,帮助他们把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
“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的机器间的通信,可以让机器设备变得更加智能。我们希望像交通运输、能源、采矿等行业能变得更安全并且效率更高,采用工业互联网的公司便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目标。”Ruh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似乎是为了配合这样的计划,GE做出了一份《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的报告,认为各行业1%的效率提升就能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比如以15年内的标准计算,能源行业节省1%的燃料意味着能够节约660亿美元,航空业节省1%的燃料将节约超过300亿美元;而如果医疗行业效率提高1%,就会帮助全球医疗行业节约630亿美元。按照GE统计,目前每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经济活动的产值,高达1万亿美元。
这些诱人的数字还有待证实。而GE具体在做的事情是让机器更聪明,可以在损坏之前就提醒维修人员进行修理,进而减少故障时间、增加产量。GE正在把传感器安装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上,软件中心工程师的任务就是设计出搜集数据的软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计算和筛选,从而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信息也可以在机器、系统网络、个人或群体之间分享,推动协作和更好地决策,这能让更多相关者参与到资产维护、管理和优化之中。它还能确保在合适的时间内,在本地和远程引入拥有相关机器专业知识的人。
在2012年12月召开的智慧和机器大会上,GE宣布推出9项工业互联网服务技术,并与埃森哲成立合资公司Taleris,为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利用飞机的性能数据、故障预测、恢复和规划来提高飞行的效率。
在全球范围内,因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成本损失高达400亿美元。其中10%的维护与计划外的飞机维护有关。Taleris的计划是采用智能运营技术,分析来自各种飞行零部件和系统的传感器数据,提供预测性建议来优化飞机维护和航班运行。
Ruh估计,如果一家航空公司实行智能运营服务,那么每年将至少避免1000次起飞延误和航班取消,帮助9万多人次的乘客准时抵达目的地。
GE在过去所生产的飞机引擎中,安装的传感器都是被动模式,只有出现故障时才会亮起红灯。这种事后被动的数据分析除了累积经验外,已经没有太多价值,只有提供实时数据分析,才能大大地提高效率。现在一台GE引擎将会保留每一次飞行的所有数据,并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将数据传回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GE的另一个客户是First Wind公司,它在美国拥有16个风力场,使用的是GE生产的风力涡轮机。现在它们安装了更多的感应器和优化软件,新的感应器可以测量温度、风速、叶片的位置和螺距,与旧的感应器相比,搜集数据的量是过去的3至5倍,这些数据丰富了涡轮机的调整方式和手段。以往遇到强风,整个风力场的涡轮机都会停止运行,以防止转速太快造成设备损坏。现在有了对风速更精确的测量,只要一部分的涡轮机停止工作就可以了。
目前在First Wind公司已经升级的2个风力场中,有123个涡轮机增加了3%的电量输出,这相当于每个涡轮机1年可以多生产12万度电,能为这2个风力场每年增加120万美元的收入。
在医疗行业,GE正在与曼哈顿的西奈山医疗中心合作。在这里,病人会获得一个黑色塑料(9970,200.00,2.05%)腕带,上面带着位置传感器和其他信息,病床和医疗设备上也安装了类似的传感器,这让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看到病人、实物资产和治疗的日常流动状况,配套的GE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也集成了病床分配、科室流程、患者流程、运送和设备管理等功能。传统的医院里,一个急诊室病人从入院安排到住院部的病床上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GE的这套系统则可以大大缩短病人等待的时间。
这些场景是不是都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除了大数据,它还让我们想起了那个曾经一度流行,但一直没有真正被推广开来的概念:物联网。
物联网是指物体与物体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瞄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在这张网络内,可以实现包括机器设备在内的各种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这个概念首先由科学家Kevin Ashton在1999年向宝洁做的一次内部演讲中提出。那时候正担任宝洁的助理品牌经理的他极力推崇使用RFID来管理宝洁的供应链系统。没过多久,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资助下,成立了一个叫做Auto-ID的RFID研究中心并担任执行总监,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标准化的开放系统,能够让RFID普及到各个领域。
沃尔玛则是第一个把RFID带入真实商业世界的公司。沃尔玛在2003年11月邀请其最大的100家供应商共同部署一套识别与跟踪电子标签的系统,以帮助降低库存并且保证商品不缺货、提高销售额。
此时在美国以外的地方,物联网概念的雏形也出现了。2000年,LG率先提出了互联网冰箱计划。也就是说冰箱可以与人对话,它会提醒你哪些东西已经过期了,而你又需要采购哪些新的东西。
直到2008年,人类才算在一定意义上进入了“物联网时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到了这一年,接入互联网的物体数量首次超过了人的数量。不过当时这个物联网中的“物”,主要还是指日常的生活用品和电器,比如家用电器、家具、衣服、交通工具等等。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物联网的确能够带来诸多可预见的好处,但在过去很多年中,它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发展进程却相当缓慢。即便是沃尔玛,它的RFID计划最开始也只得到了吉列、惠普[微博]、宝洁、联合利华和雀巢等8家大供应商的支持。
电子标签高昂的价格是供应商们抵触的主要原因。2000年之前,每枚标签的成本一直在1美元至2美元之间,2000年之后才终于下跌到1美元以下。与沃尔玛不同,供应商有大有小,对于电视机和游戏机这样的供应商而言,标签的成本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牙刷这样的小商品的供应商,电子标签的成本就不可忽视了。
物联网大规模普及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能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传感器作为互联网与机器间相连接的中介,需要标准化接口,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标准的RFID生成的电子标签数据很难共享,欧美的EPC和日本的UID这2种标准互不兼容。前者的阵营里有沃尔玛、乐购等100多家欧美企业,后者的代表则是日本300多家电子厂商。在沃尔玛的仓库中,为了处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不同标准的电子标签,还需要多个不同的阅读器才能读取那些数据。
GE的“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对物理联网概念的重新包装,并且重点计划在工业生产领域进行推广。而在2011年前后,IBM[微博]和思科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物联网发展战略:IBM拥有“智慧地球”项目—提出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设施中,用于一些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领域;思科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提出了“万物互联”的概念。
这些牵头的大公司最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联合起来。无论是GE针对工业生产领域的互联,还是IBM重点规划的公共服务领域,如果最终都能有一个统一的接口,不仅会让物联网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也可以拓宽GE和IBM的物联网项目的应用领域。
一个好消息是,物联网中至关重要、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连接的传感器,开始有了越来越多降低成本的方法。长时间以来,计算机行业的传统思路就是将更多的晶体管塞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而Alien Technology—一家创新的技术公司,正在颠覆这种传统思维:为什么一定要把更多晶体管塞到一个更小的空间里,而不是把晶体管涂抹在一个更大的平面上?这项技术一旦完善,就可以为各种设备生产电路,使微电子器件与机械元件能够无缝融合在一起。
Alien Technology预计运用这项新的生产技术,每年可以生产800亿枚芯片,大大降低了使用芯片的成本。它的目标是将每个标签的成本降到5美分,它们还正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低成本的天线。
GE的计划之一是未来任何一台工业机器都能通过下载一个App应用或者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任何想要的操作。而如果在地球上,这几家大公司的几张物联网,甚至像沃尔玛这样的“局域物联网”最终都能够“联合”起来,那么前景还会美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