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至今近80年,欧姆龙一直凭借全球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为全球制造业客户提供世界级的、高性价比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助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将以上海欧姆龙为代表,加大在华投资,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解决中国产业升级中面临的技术、环境、人才等问题。”山田义仁再次强调。
破“技术”之困
据悉,此次升级扩容后的控制电器公司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为原有工厂的4倍,主要生产应用于通信行业和汽车行业的高端精密继电器产品、电器控制装置及机械、汽车电子开关等产品。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4G演变并飞速发展,能无失真传输高频信号的第四代新型通信继电器需求猛增。而得益于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居全球首位以及电动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中国汽车继电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约60%的产品依赖进口。
“具有多功能控制模板、小体积、高性能的汽车继电器已成为需求量最大的继电器产品之一。”欧姆龙株式会社常务董事兼电子机械元器件事业公司总经理多田幸一先生如是介绍。为了填补中国在这一领域自主技术和产品空白,扭转目前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欧姆龙计划在2015年之前引进21条世界领先的高信赖性继电器全自动生产线,包括15条最新一代的汽车继电器及开关生产线。
按照欧姆龙的这一计划,加上此前已经具备第四代技术的通信继电器全自动化生产线,不久的将来,控制电器公司将成为欧姆龙在中国最重要的通信及汽车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量可达2.5亿只。“我们相信新工厂将以更大的成本优势和世界级产品,为中国本地客户提升企业竞争力。”多田幸一先生补充道。
但这还远不能体现欧姆龙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据透露,随着今后产能的不断扩大,控制电器公司的产品也会由目前的小型继电器和开关类产品扩展到面向工厂自动化所需要的大型零部件,以及面向汽车控制仪器所使用的相关零部件产品。届时,控制电器公司的产品将涵盖家电、IT、汽车等领域非常重要的控制器内嵌零部件,而这些产品除了供应给中国客户外,还将供应给全球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继电器、开关等产品经常重复使用,而且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对组装这些零部件的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姆龙控制电器公司的生产设备全部采用全自动化设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欧姆龙的技术实力。
解“环境”之惑
事实上,除了为全球制造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工业自动化产品,欧姆龙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还能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山田义仁指出,在中国,制造业消耗了近75%的电力,而其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则只有日本的1/5。“未来五年,环保产业在中国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对欧姆龙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机遇,还是一种责任,我们要通过环境事业部在华扩张,解决中国增长粗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此次新工厂就铺设了采用大小功率逆变器组串式的光伏设备,以及欧姆龙“能源可视化”节能解决方案,支持绿色生产。
据了解,与单纯使用大功率逆变器相比,大小功率逆变器串联技术可将光伏设备的发电效率从单纯使用大功率逆变器的96%提升至99%,并大大降低维护成本。而采用欧姆龙各种传感器设备的能源可视化解决方案可以将庞大的能耗数据及生产信息实时、高密度地采集并集中存储,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解析数据,然后找出节能改善着眼点,并实施持续的运用改善。比如,系统会通过停止不必要开启的设备,改变设备的运转时间等方法来降低负荷,使产品单位能耗降低至合理水平。
同时采用这两款解决方案的新工厂预计将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每年节省用电约144.49万千瓦时。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土居公司在工厂的开业典礼上欣喜地表示:“能向中国制造业展示和分享欧姆龙领先业界的创能和节能技术,协助中国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我感到十分荣幸。”
补“人才”之缺
在山田义仁看来,控制电器公司的扩容乔迁是欧姆龙对‘超全球化’十年战略的实践,同时也是其着力中国工业自动化提速迈出的坚实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凭借欧姆龙数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帮助解决中国自动化提速进程中面临的人才培养未能满足工业自动化发展需求的挑战”。
多田幸一指出,在欧姆龙控制电器公司,完全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将有力推动人才从“单一工序型”向“高端技术型及生产管理型”的质的转变,为中国制造业培养更多适合工业自动化发展需求的人才。
目前,新工厂生产现场有近450位员工,欧姆龙将着力促使生产现场的员工成为兼备高端数控机床操作和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在公司内培养具有自主设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科研人才。“从生产的系统角度来说,我们要把劳动力从生产一线解放出来,让他们研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使他们实现更高的价值,同时创造出更好的技术和技能。”山田义仁补充说,同时,他还表示将要培养和任用更多中国本土管理人才。
此前,欧姆龙联手西安工院,共同出资建造了国内技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高校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山田幸一强调说:“欧姆龙将继续与国内高等学府合作,与中国分享我们在生产管理型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并提供世界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