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水果产量很大,但国内水果价格低,“卖果难”问题经常出现,水果生产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抑制。而且中国水果以本国消费为主,参与国际贸易的比例一直很低,出口量不到国际水果贸易的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后商品化处理落后,外观质量较差,导致水果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弱。根据水果产销趋势可以发现,水果产值的大部分是由产后处理和产后加工创造来的。水果的产后商品化处理包括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分级是果品商品化处理的重要环节,它在技术方面发展最快并在最近几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国内果蔬贮运保鲜设备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国内水果商品化处理过程中的清洁、打蜡设备已经比较成熟,关键在于分级技术还比较落后。水果的分级指标包括外部品质和内部品质两个方面。水果外部品质的主要分级指标是水果的果形、大小、色泽、表面质量和颜色等。其中水果的表面质量可以通过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斑点、污点、烂坏)、损伤来描述。内部品质指糖度、硬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
国内目前能生产的水果分级设备基本还限于机械分级阶段,主要进行大小、重量的分级。目前我国研制的6GF—1.0型水果大小分级机,采用先进的辊、带间隙分级原理,工作时分级辊作匀速转动,输送带作直线运动,当果实直径小于分级辊与输送带之间的间隙时,则顺间隙掉入水果槽实现。
我国国内的自动分级设备基本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我国水果质量检测中使用的水果品质自动检测生产线多为进口设备,这种进口设备是针对大农场生产所设计的,在我国小农户产品的检测中并不实用。
由于国内对水果品质检测及自动分级研究时间不长,虽然有一些成功的研究,但远谈不上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还存在许多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国内研究的对象大多在静态的状态下进行,另外以前对水果研究主要的是单渠道单指标的分级,对水果的多个品质指标进行检测时,处理速度较慢。
对水果品质进行快速、全量检测,多渠道同时并行,还是国内学者需要继续研究与攻克的难题之一。同时,理论和实际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我国水果所用的分级设备还仅限于机械分级法,即利用重量和大小分级设备进行分级;机器自动分级设备主要依靠于进口,应用并不广泛。所以,我们需要在跟踪国际最新动态、充分利用国外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大力发展新型自动分级硬件设备,大幅度提高处理速度。同时,应加大力度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对提高我国国产水果的品质,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