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技术战略委员会-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计划(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 - Research Council Joint Funding Programme):这是政府为鼓励英国企业和大学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而特别设立的一类研究项目资助计划,过去称之为“工贸部链接计划”(DTI-LINK Programme),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计划是在一个获选的由企业和大学共同参与的大型攻关项目中,相关的“研究基金会”(例如前述的EPSRC)将全额资助来自大学的研究伙伴,而政府机构“技术战略委员会”(前身为英国工业和贸易部的一部分)将给企业伙伴提供50%的费用,其余不足部分由企业自筹。整个项目的运作方式和上述欧盟框架计划中的IP和STREP类项目相似,主要承包单位可以是企业或者大学,项目持续的时间一般是18至36个月不等。这类资助机制对企业的主要吸引力在于,所进行的项目内容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一致,是企业本身就计划开展,但受限于资源、人力及技术等综合方面的制约而不得为之的。如此一来,企业只要花少量投入就能获得较大的回报,并在执行过程中积极推动该项目朝着企业所期望的方向进展,以进行开放性的创新,寻求产业链上的共识和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伙伴们的有效合作。
3. 国外模式与中国现状之观察
笔者在英国电信研究院工作十几年的经历,包括了发起、领导、参与或作为顾问的多项研究项目,涵盖了上述所讨论的每一种类型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模式。这些模式是企业在经过了多年的摸索、调整和优化后而逐步形成的,总体来说在英国的国情下(国家整体经济提升和产业转移战略,政府的鼓励政策和财政援助,企业的超前创新和竞争意识,大学的开放思想和积极主动的态度,等等)实现得还是相当成功的,有能力的企业和大学都获益匪浅。当然,这些合作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将随着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的技术发展规划,总体经济增长形势和大学的学科发展优先级变化而调整和改变。
事实上,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已经采取类似上述的模式与中国高校进行研发合作,以开拓在中国的广大的个人消费品、服务和集团客户市场。鉴于中国的一些名校在信息及计算机学科上逐渐展现的研究实力和优秀的生源,这些公司纷纷将在国外行之有效的与大学合作研究的机制带入中国,以相对较小的代价获得同样或者更好的(更适合于中国国情和消费者需求的)研究成果。例如,英特尔公司在上海交通大学,西门子公司技术研发部在清华大学都设有专门的研究实验室,并运作了多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与大学科研人员的密切合作和知识及技能上的双向转化;而最近几年著名的手机芯片和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高通公司(Qualcomm)则选择资助国内多所大学中在特定学科领域享有研究声望的实验室,专门进行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手机功能和展现方式的研究,据说成果颇丰。
然而,我们同时注意到,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所采用的与大学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方法值得商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创新性思维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不加区分的将产业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品和业务开发上的合作和企业与大学之间协同性研究的合作混为一谈,统称之为“外协”项目,因而采取统一的常规项目招标的商务流程,仅仅根据承诺的产出性价比来取舍一个潜在的大学合作伙伴,缺乏和大学团队之间的互信和了解以及对项目研究性质的评估;二、企业对于和大学之间的合作缺乏长期的战略上的考虑,大多看重短期项目上的得失并不切实际地期望在一个项目结束后其产出结果就能在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上直接得到应用,殊不知大学研究性质的项目输出(例如源码)是远不能达到实际应用中运行所需要的安全性、可靠性、鲁棒性和容错性等要求的,需要企业进一步进行开发、再创新和工程化处理;三、和国外或国内一流的外资公司相比,(研究)实习生招聘上存在种种问题,一般来说,层次和技能要求较低,薪酬待遇没有竞争力,工作任务缺乏创新性和挑战性。由于国有企业在管理和财务制度上的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房租补助,只能在企业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寻找生源,而不能扩大至其它城市甚至全国范围。同时企业和大学的相关人员之间缺少沟通,实习生的项目缺乏针对性,多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简单开发要求,这使得很少有博士研究生被学位导师许可或愿意前来企业进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