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研讨信息 > 信息详情

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圆桌论坛:契合—共享“机器人+”的智慧生态

发布日期:2020-12-17 作者:网络
   2020年12月11日,以“智能互联助力大湾区发展”为主题的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广东深圳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除主旨报告外,共设立了4个圆桌论坛,邀请机器人行业的专家、学者,共话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圆桌论坛:契合—共享“机器人+”的智慧生态。
 
 
  袁小锋:我们今天第一个议题是,智能化时代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型催生了机器人产业爆发出巨大市场潜力,在座各位嘉宾从您的视角或行业领域角度来看,您认为机器人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具有哪些潜在需求点?
 
  陈源明:我个人认为接下去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会消失,使用机器人肯定会带来很多好处:第一,它可以取代人工工作,这是比较简单的;第二,整个质量稳定可靠;第三,比如说典型场景,运维环境里面可能有些不安全场景,数字化是大的趋势,在数字化过程中机器人作用显而易见。
 
  孟瑜炜:我来自能源行业,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其实能源行业整体来讲属于传统封闭的行业,机器人整个技术是伴随着人工智能高精度操作,综合移动以及先进工业检测、识别技术发展而来的,首先它会对能源行业生产、运输、消费的整个过程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第二,现在发展出很多无人巡检、无人探测、无人控制等一些机器人技术,原来一些能源生产的过程是24小时三班倒的,无人巡检、无人控制技术的出现对减轻能源产业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很多能源行业整体处在高温、高压、高噪音,甚至像风电、光伏等很多产业在戈壁滩上面,无人机器人技术可以对整个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起到很大的帮助。
 
  第四,不能把机器人技术简单看成一个人性机器人,其实结合一些自动识别控制技术,比如说在能源生产过程中辅助性的,类似自动的抖轮机、推轮机等还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凌琳:对机器人这个行业我体会非常深刻,我觉得机器人除了替代重复、简单还有环境威胁行业以外,未来还有可能应用到各个家庭,包括农业、军事等领域,所以我对于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以及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充满信心。因此我深入这个行业也感到非常自豪,希望为这个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袁小锋:接下来请李总介绍一下轨道交通方面机器人有什么应用价值和潜在需求点。
 
  李彤:我从事的行业因为面向轨道交通,有一定的局限性,机器人在我们这个行业内的应用价值主要是由机器人的几个特点决定,就是机器人高智能化、高稳定性,并且发展到现在具有低成本以及绿色、节能几个特点,决定了它的应用价值。
 
  说到潜在需求,因为我们这个行业限制,所以从我本领域介绍一下目前可能存在的需求。中国高铁、中国的速度、中国的新路线,轨道交通发展之快,速度提高的模式导致最终运维成本非常巨大,目前轨道交通运维模式几乎还是以人为主,其实后续长期发展很难维持,所以说以智能手段,以机器人为依托,去改变运维模式是以后发展的一个巨大方向,也是对机器人很大的需求点。
 
  袁小锋:接下来第二个议题,大家认为当前环境下有哪些因素促使着机器人行业加快发展?
 
  陈源明:我认为很多因素加速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第一个还是人口红利,我觉得现在愿意在特殊环境里,或者困难、复杂环境里工作的工人越来越少,生产过程中,稳定性越高的产品,对人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这个方面客观上也催生了机器人产业。
 
  一些特殊行业,像今年疫情情况,客观上也推动了机器人发展,所以我认为整个社会万物互联化、数字化、自动化是一个大的趋势,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孟瑜炜:我首先想感谢整个机器人行业里面的各位专家老师,因为他们的努力,国内机器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催生出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机器人企业,这为国内整个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基础,这是内生的动力。
 
  第二,因为现在整个产业都在提工业数字化、工业4.0、工业互联网这些概念,整个国内工业产业升级需求还是蛮大的,国家对工业产业制造业,包括生产产业升级提出了新需求,需求端对机器人行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最后,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产业有转移趋向,如何把产业留在国家内部,让更多利润留在国家内部,机器人产业是很好的支撑。
 
  凌琳: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工厂已经停工停产了,从我自己公司来讲,我们今年3月1日以前,在短短两三天时间里,组织了公司100多号员工,为了生产航道机,3月1日以前国内销售400多台航道机,今年9月份以前都在做这些,9月份以后发现很多行业老客户,国内、国外订单都增长了,从9月份到现在为止订单比去年足足增长了一倍,本来今天这个会议我们公司派了三个人来,副总和另一个人和我申请不参加会议了,我说这么重要的会为什么不参加,他说交不出货,压力太大,不参加会议了,所以要把机器人做好,还是要在国家上提高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市场的培育,加强人才的培育,这是发展机器人最好的办法。
 
  李彤:凌总对推动机器人发展理解非常透彻,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展、技术创新,上到国家政策,下到企业转型。我们来自青岛,像山东省政府政策新旧动能转化,整个产业要在企业中部布局新一代智能装备产业,形成快速转变,这就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回到轨道交通行业,现在轨道交通扩展规模大,所以运维压力大,智能手段需求量大,造就了现在对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行业需求量巨大。所以说市场需求是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
 
  袁小锋:接下来讨论第三个议题,现在机器人是实现产业智能升级的重要手段,各位嘉宾能否分享一下你们公司在与机器人融合探索市场过程中有哪些举措?
 
  陈源明:我们公司是做无人工厂集成的,以前我们可能会自己做一些各种各样的机构,现在整个广义机器人需求越来越大,其次,现在慢慢更多使用集成的、现成的东西,像优艾,他们的解决方案拿来用就可以了,因为整个专业程度做到了。所以我们现在把很多单纯的、专业的机器人需求交给更加专业的公司,更多把大力气花在规划自己的整个系统集成和软件整合方面。
 
  孟瑜炜:我个人觉得国家经常提一个产学研结合,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产业方向,学术圈是各位高校老师在高精尖技术上面做一些研究,研发其实是各个机器人公司所擅长的领域。我们产业方向的这些公司可能更多关注怎么使机器人技术提升产业智能化,所以会更多关注需求端,当然会初步掌握一些机器人技术,然后协同一些高校、机器人公司,因为他们有非常成熟的在移动高精尖控制方面的技术,我们双方结合起来,其实能使机器人在能源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这是我的设想,双方共同合作,生产一个特殊行业的一些机器人。
 
  凌琳:有些人说机器人行业苦,竞争很大,甚至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我认为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大家没有发现的,比如说像分工。我们把分工做到一定的行业类别里,把行业里的工艺交给专家做,作为集成公司,把工艺交给人家以后可能工艺就已经改变了,所以把专家的事交给专家,用行业技术串联起来,服务于行业和产品,这是真正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很有希望,也很认可这个行业。
 
  李彤:我曾经听凌总说过一段话,她说目前机器人走的模式是高铁模式,合作大于竞争,因为高铁行业就是走的这种模式,引进、吸收、合作再创造,现在高铁高速发展正是走了合作的模式。
 
  我从事自己擅长的一部分,我们擅长的就是轨道交通内部检修工艺,机器人行业为我们提供很合理的、高效的、稳定性的解决方案,我们作为整个系统集成商为我们的客户,也就是轨道交通行业里面的业主提高集成系统,这是我们擅长的。
 
  我们公司现在在做的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正是走了这样的模式,这也是与机器人行业合作的策略。
 
  袁小锋:最后一个议题,在未来规划中,大家对机器人行业发展有什么建议?
 
  陈源明:不敢说是建议,但我自己有一点感受。第一,整个行业是需要生态的,希望借刚才大家所谈的那样,要合作;第二,中国现在机器人行业整个追赶速度也很快,希望有更多企业愿意真正静下心来,而不是只做简单的抄袭、拼凑;第三,我一直特别希望中国也可以出现一些像西门子一样的、进军世界级的公司,这种和你的远见、布局有关系,希望国家在整个产业政策上面引导和支持,需要有持续性。
 
  孟瑜炜:接陈总刚才讲的生态概念,展开讲几点。我认为机器人产业要发展,首先还是要降低整个成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实伴随着宽带网络自费下降和宽带速率提高,从原来拨号上网到现在4G、5G催生出移动互联网,随着规模扩大不断降低成本,因为现在概念里面,积极性还是高端很昂贵的产品,未来产业规模要扩大,肯定还是要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
 
  第二点,要从技术上面发展,现在机器人产业可能会进入到新的细分市场领域,原来可能通过移动、控制,未来可能进入到复杂生产环境,类似能源行业高温、高压、高湿产业环境,对零部件集成度,各个复杂环境下的抗压度、鲁棒性、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对其传感器、危险气体探测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技术发展对机器人应用领域扩展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最后,机器人产业还是要标准化,模块化,因为现在机器人很多产品还是在定制化输出阶段,随着产业扩展,提炼出标准化的模块,这样可以让下游领域更多参与到这个产业设计当中,共同生产特殊领域的一些机器人。
 
  凌琳:我和孟所有些意见不一样,因为机器人在中国大市场里面,我觉得整个成本下来很多了,我认为未来标准化、模块化要走的路就是行业标准、行业模块,当把行业做精之后,需求量变大了,我相信成本就降下来了,当行业新兴起来之后,大家可能更多关注成本,这么多年自动化公司日子过的并不好,不好的原因就是降成本,打成本,但是今年开始整个行业细分之后,目前大家对这个行业认可度高了很多,解决成本,降低效率,投资回报率算的就是我买这条线大概可以多长时间回成本,没有工人可以有多少效率,所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分工合作,踏上李总的高铁,一路走向全世界。
 
  李彤:近8-10年机器人行业也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发展到现在是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我认为机器人发展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完备了,聊到我们这个轨道交通行业内,轨道交通行业需求是设备足够稳定、足够安全。因为我们的高铁、城轨惠及每个人身边,关系到民生,几乎每位同事都会去坐地铁、高铁,所以高铁和地铁,轨道车辆安全非常重要。国家政策推动也让我们机器人在行业内有了很多应用。
 
  轨道交通行业内对机器人需求很大的特点就是,去做轨道车辆智能运维这块的时候要求足够的精度,因为我们被检测的东西至关重要,高铁、城轨在检测过程中环境非常复杂,也要求机器人的灵活性、包容性,检测结果必须是准确的,因为检测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对于整个车辆是致命的。所以设备用到的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要求不是零就是一,没有0.5、0.9,所以对机器人提的建议就是:精度、稳定、可靠,这对我们以后轨道交通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根据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速记整理而成)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