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被列为九大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这是文化产业首次被提升为国家性战略产业,印刷业作为文化产业登上了国家级战略的隆重舞台。
而后在2012年,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把“书、报刊印刷、本册印刷、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装订及印刷相关服务”,全部归类到“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而此前2004年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仅仅收录了“书报刊印刷,邮票、明信片及其他集邮品的印刷,广告宣传品和扑克牌的印刷”等部分印刷业务。这一改变,可以视为印刷业在现实产业管理中已经完完全全归类到文化产业,根正苗红,如假包换。
印刷业是文化产业,这样的思路很重要。
习李执政以来,对文化产业的鼓励和扶持力度空前。2013年底,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向43家印刷企业拨付2.7亿元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印刷业绿色转型发展。2014年更是被称为文化产业政策年,有关文化产业的国家级扶持政策,一年内连发10个文件。虽然从内容上看,与印刷业直接相关的政策条文不像2009年《规划》那么多,但是,挂上了文化产业的名头,很多时候就能往政策上靠,共乘文化产业发展的东风。如:文化创意与印刷业的融合,印刷文化产品出口、印刷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等。地方政府与企业,在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当然,这绝非钻营取巧,而是顺着政策走。
在这方面,已有先行者。2014年4月,我国印刷行业排头兵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转身之大,令人咋舌,不过背后的逻辑,真是再也清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