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跨国巨头+本土创新,芯驰与博世合作升级

发布日期:2025-04-23 作者:网络

近日,博世半导体与芯驰科技宣布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合作,双方将围绕车用半导体核心技术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升级。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博世在IP、PMIC、AutoSAR等领域的技术与芯驰汽车MCU、SoC的结合。博世最新一代CAN通信技术IP(支持CAN XL协议)和GTM模块(Generic Timer Module)将集成至芯驰E3系列车控MCU中。GTM模块凭借高精度计时与并行处理能力,可提升智能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

同时,博世的CAN技术已覆盖经典CAN、CAN FD及最新CAN XL协议,为车载网络提供高效数据传输方案。双方还推出博世ASIL-D级PMIC电源管理技术与芯驰SoC的组合方案,满足智能座舱等高阶需求。此前合作中,博世PMIC CS600已成功应用于芯驰G9H中央网关SoC,通过集成11路电源轨道和功能安全监控,以单一芯片替代传统分立器件方案,将PCB面积缩小,同时实现ASIL-D级电源管理功能。这不仅提高了系统集成度,还通过灵活的扩展设计(如外部电源控制与监控)满足未来智能汽车对复杂供电系统的需求。

此次升级将扩展该技术至更多场景。在软件生态方面,通过博世易特驰(ETAS)的AutoSAR中间件和HSM安全模块,完善芯驰全系列SoC/MCU的功能安全开发生态。该方案可覆盖从芯片底层到应用层的安全需求,缩短车企开发周期。芯驰作为本土车规芯片领军企业(市占率3.57%),通过与博世的合作,增强了其产品的国际认可度。

例如,芯驰芯片已进入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供应链,而博世则通过合作深化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形成“技术输入+本土落地”的双赢模式在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方面,双方合作推出的高集成度解决方案(如舱泊一体芯片)减少了对外部元器件的依赖,帮助车企应对芯片短缺风险。芯驰的快速量产能力(最短8个月从立项到SOP)与博世的规模化生产经验结合,进一步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需求,芯驰正在开发的X10系列AI座舱芯片集成大模型能力,而博世的GTM4 IP将与其新一代MCU结合,共同布局中央计算架构。

这种合作不仅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更瞄准了L4级自动驾驶和车云一体化的长期趋势。博世与芯驰的合作超越了单一产品层面的技术互补,形成了从底层芯片设计、中间件生态到整车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协同。这种合作既强化了博世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技术影响力,又助推芯驰从本土领军者向全球竞争者的跨越,同时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跨国巨头+本土创新”合作范式,对智能汽车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全球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瑞好环境闪耀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以百年精工赋能中国城市更新

下一篇:首批1000千瓦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下线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